李克强:中国经济虽放缓基本面持续向好
李克强表示中国政府有能力保持中国经济的大盘、基本面持续向好,政府能够注重质量、效益,促使中国经济由中低端向中高端升级,就可在较长时期保持中国经济在中高速水平增长。 李克强亦指出,中国经济保持在合理区间运行,如果速度放缓影响了就业收入,逼近合理区间的下限,中央政府会在稳定政策与稳定市场对中国长期预期的同时,加大定向调控的力度稳定市场的当前信心。 他指这几年没有采取短期强刺激的政策,可以说运用政策的回旋余地还比较大,"工具箱"里的工具还比较多。 他又以围棋作比喻:"既要谋势,又要做活,做活有两只眼:形象地讲,稳增长和调结构就是两只眼,做活了就可以谋大势,当然这需要眼光、耐力和勇气。" 李克强又提到,中央政府进行简政放权是政府的自我革命,削权是要触动利益的。 他形容:"它不是剪指甲,是割腕,忍痛也得下刀。"简政放权有利于厘清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激发市场活力,也可以用它去顶住经济下行的压力。 他指去年中国经济速度放缓,但是就业不减反增,简政放权起了很重要的支撑作用。 外界关注中国反腐败的力度是否持续的问题,李克强表示:中央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惩,一些所谓位高权重的人被依法调查和处理,成效是明显的。 李克强指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论是谁都不能在法外用权。 他提出,简政放权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坚决打掉寻租的空间,铲除腐败的土壤。 李克强也提到,政府既要惩治乱作为,也反对不作为,庸政懒政的官员是不允许的,门好进了、脸好看了,就是不办事,这是为官不为,必须严肃问责。 至于污染,治理雾霾的问题,李克强说中国政府在治理雾霾等环境污染问题的决心是坚定的,也下了很大气力,但取得的成效和人们的期待还有比较大的差距。 他说,今年要严格执行新出台的环境保护法,对违规的生产排放企业,不论是什么类型的企业,都会坚决依法追究,要令偷排偷放的企业承受付不起的代价,同时要对执法部门加大支持,不允许干扰,工作不力要问责,要令环保法的执行不是棉花棒,而是杀手锏。 另外, 李克强承认中国目前存在个案性的金融风险,但无系统性或区域性的金融风险。 他以银行举例,虽然不良贷款的比率上升,但在国际上仍属于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