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厥世界统一文史教材已获得教育部批准

Photo: None
哈通社/努尔苏丹/8月31日 – 哈萨克斯坦将为学生提供突厥语民族统一的文学、地理和历史教科书。

国际突厥学院院长达尔汗·克德尔艾里31日在首都努尔苏丹主持召开新闻发布会,对此前国际突厥学院与蒙古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联合科考队在蒙古国杭爱山(故称于都斤山)发现毗伽可汗和阙特勤之父、突厥汗国复兴的开创者颉跌利施可汗陵墓遗址的相关情况进行了介绍。


达尔汗·克德尔艾里在发布会上指出,颉跌利施可汗陵墓遗址的出土,对于全体突厥人民和游牧者后裔而言,都是一件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发现。

克德尔艾里强调说:

- 这项工作,是在突厥后人们协力实施的系统性合作下,所取得的成就。

据其介绍,联合科考队此次共发现了9处遗迹,并对其中1处开展了保护性挖掘。后续的发掘和研究工作将持续进行。


达尔汗·克德尔艾里着重表示,后突厥汗国奠基者颉跌利施可汗的陵寝,以及突厥文字的文物的出土,可以被视为突厥人民古老历史的明证。

更重要的是,过去许多突厥历史文物都是由欧洲学者发现和发掘的,而此次考古学重要的发现完全是来自突厥后人的学者们自己的双手。

他还表示,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总统哈斯穆-卓玛尔特·托卡耶夫在获得消息后,第一时间打来了电话,向哈蒙两国联合科考队的成员们表示祝贺。之后,来自各个突厥语国家同仁的贺信纷至沓来,共同分享这一重要的历史发现带来的喜悦。


国际突厥学院院长达尔汗·克德尔艾里表示,该机构已经完成了编撰突厥语国家统一的文学、地理和历史教科书的工作,相关的教材已经获得了哈萨克斯坦教育部的正式批准。

据其介绍,这套教材目前已经在阿塞拜疆开始进入学校教育课程当中,不久的将来,也将陆续走入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和土耳其学校的课堂当中。

- 可以自信的说,这套教材是国际突厥学院最优秀的成果之一。- 达尔汗·克德尔艾里说。

国际突厥学院与蒙古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联合科考队8月22日在蒙古国杭爱山(故称于都斤山)发现一处奇妙遗址,经初步判定,系毗伽可汗和阙特勤之父、突厥汗国复兴的开创者颉跌利施可汗陵墓遗址。该遗址出土的墓碑包含突厥文和粟特文。

据史料记载,颉跌利施可汗为颉利可汗的同族,姓阿史那,名骨咄禄,又译骨笃禄。其于公元683年称汗,建立后突厥汗国,以亲戚咄悉匐为叶护,其弟默啜为设,阿史德元珍为阿波达干。向北征服九姓铁勒,收为属部。向东击败奚、契丹,成为属国。建牙帐于郁督军山(今蒙古高原的杭爱山东段)。在位期间,粉碎唐与九姓铁勒的联合进攻,迫使唐朝废除了单于大都护府。《毗伽可汗碑》称其出征47次,身历20战。于公元692年逝世,在位9年(683-692)。

【编译:木合塔尔·木拉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