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历史栖息地:哈萨克斯坦开启亚洲野驴保护新篇章
16:34, 11 10月 2024
(哈萨克国际通讯社讯)近日,哈萨克斯坦生态和自然资源部首次成功将一批野生亚洲野驴(库兰驴)从阿勒腾耶米勒国家自然公园迁往“伊犁-巴尔喀什”自然保护区和“阿勒腾达拉”自然保护区。这批野驴目前已被安置在专门设计的围栏内,进行短期适应。
据生态和自然资源部新闻处介绍,20世纪30年代,因过度捕猎和与家畜争夺草场,野生亚洲野驴在哈萨克斯坦境内灭绝。为了恢复这一珍稀物种,哈萨克斯坦政府启动了一项长期再引入计划。自1953年起,哈萨克斯坦从土库曼斯坦巴德赫兹保护区引入了14只亚洲野驴,将它们放养在巴尔喀什湖的巴尔萨克尔梅斯岛。随着岛上野驴数量增至200只,政府开始将它们逐步放归到大陆。1982年,首批亚洲野驴被放归阿勒腾耶米勒国家自然公园。
如今,阿勒腾耶米勒国家自然公园已成为哈萨克斯坦最大的野生亚洲野驴种群栖息地,现有超过3965只个体。随着种群数量的稳定增长,科学家得以将这些珍贵的动物重新引入它们的历史栖息地。
此次亚洲野驴的重新引入,是哈萨克斯坦政府恢复图兰虎栖息地和重建中亚草原生态系统努力的一部分。
本次迁徙共涉及67只亚洲野驴,其中43只被送往“伊犁-巴尔喀什”自然保护区,另有24只被送往“阿勒腾达拉”自然保护区。
值得一提的是,科研人员首次成功进行了长途迁运,野驴跋涉了50个小时,跨越了2139公里。
【编译:阿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