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斯坦刑法新增“跟踪骚扰”条款能否有效保护受害者?
(哈萨克国际通讯社讯)哈萨克斯坦《刑法典》正式引入“跟踪骚扰”(stalking)概念,今后对跟踪、恐吓他人的行为将追究刑事责任。专家认为,这一立法变化将有助于保护更多人的生命安全,并加强社会秩序。
哈萨克国际通讯社分析评论员将在本文中探讨这一新规的法律内涵及其实际意义。
什么是跟踪骚扰?
尽管“跟踪骚扰”这一术语是新引入的,但相关行为早已存在。如果有人持续通过电话骚扰、跟踪监视、社交媒体跟踪,甚至进行心理恐吓、威胁等行为,都属于跟踪骚扰的范畴。简而言之,任何让受害者感到恐惧、焦虑或不安的行为均可归入此类。
此类现象在恋人关系或离异家庭中尤为常见。许多人在分手后仍试图控制前伴侣的生活,采取各种跟踪骚扰行为。有些男性因无法接受拒绝,持续跟踪女性,甚至将其视为“正常嫉妒”或“青春冲动”。社会长期以来对这类行为宽容以待,但往往导致悲剧发生。
尽管跟踪骚扰并非男性专属,但受害者多为女性。据欧洲性别研究所数据,每十名女性中就有一人遭受过跟踪骚扰。由于持续被监视和跟踪,许多受害者的心理状况严重恶化。社交媒体上此类案例比比皆是。令人痛心的是,哈萨克斯坦不乏因前夫或男友骚扰而选择轻生的女性案例。
近年来,针对家庭暴力以及保护妇女儿童的专项法律陆续出台,社会对这一话题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公众强烈呼吁制定针对跟踪骚扰的惩罚措施,成为立法的重要推动力。
新增条款有何内容?
过去,跟踪骚扰常被视为家庭纠纷或日常矛盾,法律中既无“跟踪骚扰”条款,也无明确定义,导致相关法律责任较弱。相关案件通常依据《刑法典》中“侵犯个人隐私”或“恐吓”等条款处理。例如,网络跟踪骚扰(cyberstalking)可能涉及多条法律条款。若以恐吓或可能导致死亡的行为定罪,根据《刑法典》第115条,违法者可能面临120个最低工资单位(AEK)的罚款或最长30天的拘留。而根据第147条,违法者可能被处以5000个AEK的罚款或最高3年监禁。然而,这些条款并未将跟踪骚扰作为独立罪行处理。
新修订的《刑法典》新增了第115-1条,专门针对跟踪骚扰行为,涵盖以下内容:
- 违背他人意愿建立联系;
- 未涉及暴力但造成严重伤害的行为;
- 跟踪他人;
- 骚扰行为。
根据新条款,任何人若察觉被跟踪,可通过该条款寻求保护。法律人士建议,受害者应首先收集相关证据,如双方对话记录、社交媒体信息、通信记录或视频等。值得注意的是,聊天软件中的通信记录具有法律效力,社交媒体对话截图或持续骚扰电话的视频均可作为证据。
跟踪骚扰未列入重罪
据司法部公共秩序法律司司长杜曼·苏莱曼诺夫介绍,由于此前《刑法典》缺乏专门条款,跟踪骚扰受害者数量不断增加。
- 跟踪骚扰是一种非法骚扰行为,对社会构成重大威胁。它对受害者的心理造成严重负面影响,引发恐惧、焦虑和不安。跟踪骚扰通常伴随恐吓、侮辱或羞辱等行为。因此,有必要在《刑法典》中新增专门条款,明确追究相关责任。- 杜曼·苏莱曼诺夫说。
他还表示,跟踪骚扰可能导致肢体暴力、侮辱或财产损害,特别是在家庭环境中引入相关责任有助于保护受害者。
然而,新条款的目标并非严惩,而是预防潜在威胁。新规旨在通过明确法律责任提醒社会,遏制违法行为。尽管新增了专门条款,跟踪骚扰并未被列入重罪范畴。
马吉利斯(议会下院)议员、律师阿布扎勒·库斯潘认为,不宜将跟踪骚扰直接归为重罪或特重罪。在制定法律时,力求保持客观立场。因此,跟踪或恐吓者将面临罚款,而非监禁。
- 我们的目标不是立即将违法者定罪或监禁,而是通过这一条款预防重罪和特重罪的发生。同时,需广泛开展宣传工作,因为公众可能尚不清楚新规的实施。对刑事责任的处理需格外谨慎。- 他补充道。
国际经验与展望
各国在应对跟踪骚扰方面采取了不同措施。在美国和英国,跟踪骚扰被视为刑事犯罪,而在德国和加拿大,则被列入重罪。专家对哈萨克斯坦新增专门条款表示欢迎,同时认为未将其列为重罪符合当前社会心理特点。关键在于,明确法律责任将促使公民放弃违法行为。
新规的实施为受害者提供了法律保护的途径,也为社会敲响了警钟。未来,通过加强宣传和执法力度,跟踪骚扰现象有望得到有效遏制,进而提升公众的安全感和社会秩序。
【编译:木合塔尔·木拉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