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国完成11个区域稀有金属勘探 或跻身全球稀土储量前十
(哈萨克国际通讯社讯)2022年,全国11个区域启动了稀有金属勘探工作,该项目已于去年顺利完成。哈萨克斯坦工业和建设部地质委员会副主席马尔古兰·拜巴特若夫在首都举行的第三届“哈萨克斯坦矿业”国际大会上,详细介绍了勘探成果。
他在发言中指出,采矿业和冶金工业仍是国家经济的重要驱动力。
—国家财政的主要收入来源仍是自然资源,这一行业对我国至关重要。2018年,《地下资源和地下资源利用法典》出台,带来了多项创新。如今,越来越多新公司进入本领域,我们已吸引大约10家大型国际投资者进驻哈萨克斯坦,并积极开展项目。-他说。
拜巴特若夫还系统介绍了近年来地质勘探工作的现状与成就。
—我们在11个区域开展的稀有金属勘探工作已于去年完成,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果。发现了一个非常大的稀土矿床,共含有约17种成分,包括镧系元素、碲化物及其他元素。这一矿区具有极高的开发前景。如果预测储量得到确认,哈萨克斯坦在稀土储量方面将有望跻身全球前十。众所周知,稀土元素广泛用于电子产品制造。随着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是电动汽车领域,对稀土原料的需求也随之增加。-他强调。
在谈到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时,拜巴特若夫提到了人才短缺问题。
—行业改革启动以来,我们已发放约3000个勘探许可证,这就需要相应数量的专业技术人才。然而,目前地质行业的高素质人才非常紧缺。据我们的统计,地质类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已达100%,这说明学生一毕业就能找到工作。该行业收入可观,是一个受人尊敬的职业。但必须指出,由于过去一段时间对这一专业的需求下降,导致如今在老一代和新一代地质人才之间存在大约30年的断层,这种人才空档已开始显现影响。-他说。
值得一提的是,第三届“哈萨克斯坦矿业”国际大会当天在阿斯塔纳开幕。除国内专家外,来自中亚各国的地质学家、业内人士、企业负责人及商务代表也出席会议。同时,大会还组织了矿业生产和技术展览。
【编译:阿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