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木图将在中国支持下打造“城市数字孪生”项目

Photo: Фото: Александр Павский / Kazinform

哈萨克国际通讯社讯)阿拉木图市计划建设自身的“数字孪生”系统,即一座虚拟城市模型,借鉴新加坡、上海等国际大都市的经验,以推动城市的数字化转型。

“数字孪生”项目的概念最早于2021年在时任市长巴克特詹·萨金塔耶夫任内提出,后由现任市长叶尔博拉特·多萨耶夫继续推动。尽管项目多次延期,目前工作仍在持续推进,计划于2026年底完成。

据阿拉木图市数字化管理局回复Kazinform的消息,目前已启动数字孪生系统的前期准备工作,正在制定试点项目的技术任务书。试点阶段将与来自中国深圳的企业合作实施。

管理局表示,该项目的资金将通过中国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China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Cooperation Agency)的赠款支持。试点阶段完成后,将于2026年正式启动公开招标,确定最终的项目承包方。

项目将分阶段实施。第一阶段(2026年)将重点覆盖城市住房、公用事业和交通管理等领域;自2027年起,系统功能将逐步扩展至更多行业。

项目的主要目标是建立一个可实时管理城市运行的智能平台,实现对交通流量的分析与预测、城市发展的科学决策以及突发事件的快速响应。

数字化管理局指出,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是到2026年完成城市全部基础设施和工程网络的数字化与清查工作。根据国际经验,类似大型城市项目的建设周期通常为三至五年。

此前,阿拉木图市数字化管理局局长奥尔扎斯·扎纳别克在接受Kazinform采访时介绍称,数字孪生系统将包括三个核心层级:

  1. 基础设施层 —— 涵盖城市工程管网及公共基础设施;

  2. 城市规划层 —— 用于功能分区、建设规划模拟与优化、交通流量调控;

  3. 自然与气候层 —— 考虑空气质量等影响城市发展的自然与生态因素。

【编译:达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