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盘上的较量——哈萨克斯坦能否成为国际象棋强国?

Photo: Коллаж: Kazinform/ Freepik/ Pixabay

哈萨克国际通讯社讯)近年来,哈萨克斯坦在国际象棋界的声誉显著提升。本国棋手在世界锦标赛各年龄组别中屡获佳绩,在国际棋联(FIDE)赛事中名列前茅。

推动这一进步的因素是什么?哈萨克斯坦是否已形成本土象棋学派?哈萨克国际通讯社(Kazinform)记者通过采访棋手,试图探寻答案。

五年目标

哈萨克斯坦象棋普及尚未满百年。1934年首届共和国锦标赛及全国象棋赛后,民众兴趣逐渐觉醒。若追溯历史,哈萨克斯坦象棋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战前时期、独立初期及1990年代至今。

有趣的是,独立后棋手贡献尤为突出。国家政策及体育组织对棋手的资助功不可没。政府在推动群众体育时从未忽视象棋。2023年,哈萨克斯坦举办了争夺世界象棋冠军的比赛,总统在阿克奥尔达宫接见了丁立人与扬·涅波姆尼亚茨基。同年,哈萨克斯坦象棋学派开启新篇章,2023-2027年综合发展计划获批,后续项目多以此为蓝本。五年内,七大目标待实现:

  1. 覆盖20%小学生接受象棋教育;
  2. 在多层住宅区开设至少200个象棋俱乐部;
  3. 国家队跻身世界前十;
  4. 20岁以下棋手获“国际特级大师”称号;
  5. 增加世界、亚洲锦标赛、象棋奥林匹克及FIDE赛事奖牌;
  6. 培养至少500名象棋教师;
  7. 提升至少250名从业者资质。

逾8000个象棋兴趣班

据政府数据,全国超20万人从事象棋运动,未来目标翻倍。为此,儿童象棋教育被置于优先地位。上述计划中一项关键举措即针对小学生:2024年覆盖5%(350所学校),2025年10%(700所),2026年15%(1050所),2027年20%(1400所)。哈萨克斯坦象棋联合会(KazChess)开发了1-4年级象棋课程,已在550所学校实施,惠及2万学生,797名教师授课。

校内兴趣班是良好传统,不仅惠及学生,也服务幼儿园幼儿。许多国际顶尖棋手起步于校内兴趣班。例如,7岁世界冠军阿布杜-马利克·凯拉特即从学校兴趣班开启征程。他已是6岁以下及7岁以下全国冠军和世界冠军。

- 4岁时,我在阿特劳的学校兴趣班学习,最初视象棋为课外活动。每周上两次课,回家与父母练习。几个月后,我达成四级规范。搬到阿斯塔纳后,每周五次、每次两小时训练,每天自学1-2小时,解题、在线对弈。周末参加快棋和超快棋赛。我最喜欢的棋手是加里·卡斯帕罗夫、马格努斯·卡尔森和多马拉朱·古克什。- 小棋手分享道。

今年,阿布杜-马利克将升入一年级,目前在阿斯塔纳中央象棋俱乐部训练,师从阿扎马特·奥巴基罗夫,平衡学业与竞技。可见,学龄前儿童象棋培养已成体系。此前,旅游与体育部长叶尔博尔·梅尔扎博索诺夫曾表示,全国有超8000个象棋兴趣班,27万余儿童参与。

儿童象棋教育分多阶段:学龄前通过灵活课程教学,1-4年级设选修课,课外机构通过政府订单开班。教育部还拟开发“象棋教师培训”课程,纳入高校培养计划。

高达3000万坚戈资助

国际经验显示,青少年世锦赛分三组:8、10、12岁以下(少年组),14、16-18岁(青年组),20岁以下(青年组)。哈萨克斯坦棋手各组均有斩获。去年,10岁的阿兰娜·别里克克孜与12岁的马克·斯米尔诺夫在巴西和意大利赛事中夺冠,卡兹别克·诺格尔别克则摘得20岁以下世锦赛桂冠。

KazChess执行主任古丽米拉·达乌列托娃认为,青少年竞技成功的关键在于对棋手与教练的资助。目前,国家和联合会支持力度充足。

- 现为45名青少年国家队成员提供金、银、铜三类免费资助。按类别每月支付10万坚戈,赠送高性能笔记本电脑,覆盖教练课程(团体与个人)、集训、国内外赛事、身心训练、象棋软件及书籍,助力培养顶尖棋手。- 她介绍道。

资助对象每年根据全国、世界、亚洲及西亚锦标赛的经典、快棋、超快棋成绩及FIDE评级积分确定。另为知名棋手提供年度500万-3000万坚戈的成长资助,用于国际集训、聘请专业教练及参加权威赛事。

特级大师有多少?

一国象棋实力以特级大师数量衡量。哈萨克斯坦表现不俗,拥有20位国际特级大师(15男、5女)。此称号由FIDE根据赛事成绩授予,要求严苛:需在三项赛事达标,并达到2500(男)或2300(女)评级,获批后终身有效。

哈萨克斯坦积极参与FIDE赛事,每场胜利均为棋手迈向大师的关键。2024年,本国棋手在FIDE赛事中获160枚奖牌,彰显了行业领先雄心。

FIDE主席阿尔卡季·德沃科维奇去年访哈时高度评价:

- 哈萨克斯坦正追随象棋强国步伐,发展有条不紊。需重视校内兴趣班、支持儿童起步、完善俱乐部与学院、推广新星及增加全国赛事。这些到位后,跻身国际顶尖不难。优秀教练与资助不可或缺,哈萨克斯坦选择正确,邀请顶尖导师、资助天才参与大赛、提高教练薪资与奖金是明智之举。

女子棋手的崛起

国家队现有12男12女棋手,短时间内跻身世界强手。2023年,FIDE及亚洲棋联赛事中获116枚奖牌,2024年增至160枚(55金、54银、51铜)。

近年,女子国家队表现尤为亮眼。过去4-5年,国际赛事夺冠及获特级大师称号者多为女性。比比萨拉·阿萨乌巴耶娃、詹萨娅·阿布杜马利克、迪娜拉·萨杜瓦哈索娃、梅鲁耶特·卡马利登诺娃、莉娅·库尔曼加利耶娃、克谢尼娅·巴拉巴耶娃、阿卢阿·努尔曼诺娃、阿米娜·凯伊尔别科娃、阿塞尔·谢里克巴伊等棋手名扬全球,鲜有空手而归。2024年世界象棋奥林匹克,女子国家队勇夺银牌,8胜2平仅1负,创历史佳绩。

青少年世界冠军阿塞尔·谢里克巴伊表示,女子队潜力一直强劲,新世纪迎来新突破。

- 此前,埃尔维拉·萨哈托娃、莉亚扎特·塔日耶娃、弗柳拉·哈桑诺娃等棋手已享誉国际。后来,迪娜拉·萨杜瓦哈索娃、詹萨娅·阿布杜马利克、居丽斯汗·纳赫巴耶娃、古丽米拉·达乌列托娃、比比萨拉·阿萨乌巴耶娃、纳泽尔克·努尔加利等新星涌现。2024年奥林匹克,女子队再度扬威。我在导师支持下积累经验,与亚历山德拉·戈里亚奇金娜、亚历山德拉·科斯坚纽克、汉皮·科内鲁、叶卡捷琳娜·拉格诺等顶尖女棋手交锋。- 她分享道。

然而,阿塞尔认为哈萨克斯坦象棋学派尚未成形,缺乏统一教学法,棋手多靠个体训练。

- 遗憾的是,国内未形成统一的象棋教育机构或学派。学校教学方法各异,这虽阻碍系统发展,但也让棋手形成独特风格。成功不依赖学派,关键在于教练技艺。- 她说。

结语

哈萨克斯坦正迈向象棋强国。若2027年棋盘计划顺利推进,国际赛场奖牌将源源不断。潜力与实力兼备,教育体系、棋手热情及国家支持是关键。

【编译:木合塔尔·木拉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