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生态活动家让可持续消费重新流行

Photo: Фото: bernardmarr.com

哈萨克国际通讯社讯)在哈萨克斯坦,生态博主兼活动家卡米拉·阿科姆别科娃(Kamila Akimbekova)通过推广环保生活方式,让可持续消费重新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她强调,从小培养环保习惯和对自然的尊重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在接受《阿斯塔纳时报》采访时,阿科姆别科娃分享了她投身环保行动的历程、对Darmarka项目的热情,以及她对人们是否准备好接受生态意识生活方式的看法。

从个人实践到公众倡导

- 很难确切地说我的可持续消费之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感觉它一直是我的一部分。我的父母从小就教育我要负责任——关灯、节约用水、不乱扔垃圾、尊重他人。这些只是普通的家庭价值观。- 她说道。

阿金别科娃在苏联时期长大,她回忆当时废物产生量极少。

- 我们会回收瓶子、收集废纸。那是一个物资匮乏的时代,但我们呼吸着干净的空气。后来过度消费的时代到来,我们的价值观也随之改变。直到成为父母后,我才意识到需要将正确的价值观传递给我的孩子。- 阿科姆别科娃说。

她从垃圾分类和自带可重复使用购物袋开始,但很快意识到仅靠个人行动远远不够,她需要公开讨论并带动他人参与。社交媒体的兴起帮了忙。大约10年前,Instagram开始流行时,阿金别科娃创建了自己的账号,并在一所生态学校学习环保实践,在那里她被鼓励在网上分享知识。

- 起初只是零星发布一些帖子。但现在,我的Instagram已成为一个活跃的平台,我在这里分享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并主持讨论。人们真心感到好奇,这激励我继续前行。- 她说。

最大影响,零利润

阿科姆别科娃的主要项目之一是Darmarka——于2017年在阿拉木图发起的一项可持续倡议,旨在通过免费捐赠和交换二手物品,挑战过度消费并推广可持续生活方式。

- 2018年,我第一次以访客身份参加,带来了衣服。后来我成为志愿者,最终协助组织活动。2019年,我是阿拉木图唯一管理Darmarka的团队成员。- 她说。

项目理念很简单:带来你不需要的物品,拿走你需要的,同时帮助他人。未被领取的物品会被捐赠给慈善基金会并送到农村地区。

Photo credit: Akimbekova’s Instagram page

阿科姆别科娃认为,项目的成功在于其挑战过度消费、推广可持续生活方式的社会使命。

- 人们清理衣橱时常发现自己囤积了许多从不穿的衣物。有些人甚至带来全新的、还带着标签的物品。这鼓励人们重新思考消费习惯,并促使许多人采用更审慎、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她说。

该项目发展迅速。

- 最初我们捐赠给慈善机构的剩余物品只有几袋,现在我们能收集满满一货车的捐赠物。- 她说。

阿科姆别科娃表示,项目的关注度已超越阿拉木图,其他城市和国家的人纷纷联系她,询问如何开展类似的集市。然而,尽管项目日益受到欢迎,它仍完全由志愿者运营,不以盈利为目的。

回收工作也纳入了项目范围。Darmarka现在接受多种材料,包括纸张、塑料、玻璃、锡、铝、电子产品、过期药品、植物油,甚至含汞物品。

哈萨克斯坦准备好迎接生态生活了吗?

阿科姆别科娃还呼吁人们关注时尚行业的环境成本。

- 很少有人意识到服装生产造成的污染有多严重——不仅是废物,还有制造过程、使用有毒染料以及能源消耗。- 她说。

得益于私人投资者支持的纺织回收厂的开设,阿拉木图的居民现在有了正确处理织物废物的地方。然而,此类项目稀少且成本高昂。

- 这就需要政府的支持。像这样的生态项目需要补贴。投资回报不高,但社会效益显著。- 阿科姆别科娃说。

尽管表面上看参与人数有限,她认为哈萨克斯坦公众越来越愿意接受环保生活方式。

- 当然,垃圾分类的人数看似不多。但当你深入其中时,你会发现人们的兴趣增长很快。经常有人对我说,“因为你,我开始垃圾分类了。”这样的反馈表明我们正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她说。

要让生态意识真正融入社会,阿科姆别科娃强调需要政府和私营部门的领导力。

- 我们需要公众支持、学校中的环境教育、更好的基础设施,以及企业的深思熟虑的合作。太多时候,我们看到一些出于好意的行动——比如在山区组织清洁活动——结果收集的废物被运到垃圾填埋场却未分类,随后还举行了百人野餐,留下一堆一次性用品。这完全违背了初衷。- 她说。

在她看来,真正的改变需要深入了解问题,并在推出生态活动前咨询专家和活动家。

- 习惯在童年时扎根,但只有在支持可持续生活的系统下才能蓬勃发展。真正重要的是给予这些问题应有的关注,建设正确的基础设施,最重要的是教导人们如何正确分类废物。- 她总结道。

【编译:木合塔尔·木拉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