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城市”聚焦利萨科夫:无垃圾容器的城市生活
(哈萨克国际通讯社讯)《清洁城市》电视节目组走进库斯塔奈州又一座工业城市——利萨科夫,探索这座以盛产铝土矿闻名的小城的环境卫生状况。哈萨克国际通讯社通过图文报道,带您了解这座城市的清洁与挑战。
节目中,主持人分为两组,分别调查城市的清洁亮点与不足,收集信息后提交专家评估。专家根据街道卫生与秩序、公共服务体系、城市美化、居民环保意识和城市美观度五项标准进行评分,每项满分10分。
无公共交通的城市计划建设温馨候车亭
利萨科夫是库斯塔奈州一座以工业著称的小城,1971年依托利萨科夫矿业加工联合体而建。城市坐落于托博尔河畔,风景宁静,生活节奏舒缓。核心企业“红十月”铝土矿管理局不仅是哈萨克斯坦乃至独联体最大的铝土矿生产基地,其原料还被运往帕夫洛达尔加工成铝材。
该企业积极支持城市发展。在ERG集团“故乡”项目框架下,过去三年,“红十月”在利萨科夫及周边奥克佳布里斯基村实施了10个社会与经济项目,支持了居民提出的绿化与美化方案。
- 今年,利萨科夫获得6000万坚戈预算,将首次实施6个项目,奥克佳布里斯基村实施5个项目。其中包括翻新候车亭,建设带供暖的温馨候车亭,以及停车场和多个儿童游乐场。-“红十月”铝土矿管理局文化与人事主任谢里克·阿库舍夫在节目中介绍。
然而,利萨科夫的矛盾在于缺乏公共交通,居民多依赖出租车或步行。对于老年居民众多的城市,温馨候车亭虽好,但一辆公交车似乎更为迫切。
企业还与承包商合作处理垃圾并进行回收利用,展现了环保责任感。
- 我们全力支持“清洁哈萨克斯坦”项目,每年春季组织多次清洁日活动,覆盖所有负责区域。此外,应市政府和奥克佳布里斯基村要求,我们提供技术支持。今年还在胜利公园协助修剪树木,并供应树苗。- 企业代表表示。
废弃楼顶的惊险一幕
利萨科夫人口约3.5万,近五年减少了13%。漫步街头,苏联时期的痕迹随处可见,从儿童游乐场的破旧秋千到空置的楼房。尽管这些废弃建筑周围仍有清洁工作,但其存在本身影响了城市面貌。
废弃建筑常带来安全隐患,可能成为垃圾堆或流浪者的临时居所。拍摄团队更意外目击了一起事件:一名居民爬上废弃楼顶试图轻生。据急救人员透露,这是该居民第二次做出类似举动。所幸,事件未酿成悲剧。拍摄团队向市长询问,这栋建筑会否继续无人管理。
- 这个问题需要重视。我们有两栋未完工建筑,其中市中心一栋已以4000万坚戈购回。第二微区还有一栋,业主定期清扫并封闭窗户,目前没有法律依据对其采取措施。应收紧相关规定,若业主拥有市中心物业却不采取美化或社会用途措施,应收归市政所有。- 利萨科夫市长阿拜·伊布拉耶夫解释道。
55个孩子的大家庭从不缺席清洁日
利萨科夫不乏热心环保的居民。舒基洛夫一家收养了55个孩子,是名副其实的超大家庭。他们积极参与每次清洁日活动。
- 当初计划收养两个孩子,结果有了55个。我们在这座城市生活近30年,院子干净对我们很重要。清洁日我们会清扫院落,尽管有专门的清洁工,但我们想让孩子们学会劳动。我很满足现在的状态,只后悔没早点这样做。- 居民鲁斯塔姆·舒基洛夫说。
利萨科夫城市规划规整,街道呈几何布局,最美庭院格外醒目。当地清洁工安德烈表现优异,居民也积极配合。
- 我们庭院一直很干净,安德烈工作出色,我们也尽力帮忙,保持环境整洁。通常一天就能完成清洁,夏秋季注意维护。- 居民拉里萨·乌科洛娃说。
今年,利萨科夫种植了35万株花卉,100多人负责养护。
居民瓦伦蒂娜·杜比尼娜分享:- 我们种植了大岩桐、长春花、天竺葵、百合和吊兰。今年绣球花首次开花,是我们的骄傲。我们买来各种苗木,种了五棵松树、两棵金字塔杨树、四棵加拿大枫树和接骨木,希望这个角落更美。
利萨科夫的“小巴彦敖包”
利萨科夫有自己的“巴彦敖包”,虽不如阿斯塔纳的标志性建筑高大,却深受居民喜爱。未来,城市还计划建造一座巨型毡房。
- 五年前,我们与企业家合作打造了这座景观。今年我们正建设一座金属框架的开放式毡房,内设休息座椅。- 赞助商尼古拉·费连丘克介绍。
无垃圾容器的城市
利萨科夫的垃圾处理方式独特:没有固定垃圾容器,专用垃圾车定时到每户门前收集垃圾。居民习惯在早晚将垃圾交予垃圾车,甚至认为垃圾容器会产生异味。
- 市内有六辆垃圾车,每户门前停留10-15分钟。这里距离下一户约100米,甚至更近,一分钟足矣。- 垃圾车司机弗拉基米尔·奇皮连科说。
然而,部分居民不按时丢垃圾,随意将旧家具或袋子用作临时垃圾点,导致垃圾被动物翻散。例如,拍摄中发现一台旧冰箱被用作垃圾箱。
- 支持安装垃圾容器,方便环卫部门收集。现在垃圾常被猫狗翻乱。塑料瓶有专用容器,但其他垃圾需要固定容器。- 居民表示。
塑料堆积的水库
《清洁城市》团队试图拍摄垃圾填埋场,但因“工业区”限制被拒。经与市政府沟通,填埋场负责人道歉并接受采访。
- 我为情绪失控致歉。我们运营此填埋场27年,获总统颁发的两项金奖。今日状况不该发生,因机械师个人原因缺勤,我27年来首次见到如此场景,感到羞愧。- 填埋场负责人因娜·阿曼说。
该填埋场每日接收两次垃圾,47%被分拣为可回收材料,其余焚烧。
- 2004年,我们率先在哈萨克斯坦处理塑料垃圾。2011年,用塑料瓶制作了4米高的人工圣诞树。- 负责人补充。
利萨科夫行政区有两个垃圾填埋场,奥克佳布里斯基村的填埋场状况堪忧,水库满是塑料垃圾,亟需清理,否则可能引发生态灾难。
- 我们尝试用金属网手工清理,但水质有害,工人皮肤出现红疹,只好放弃。- 负责人拉斐尔·阿布杜哈基莫夫解释。
市长阿拜·伊布拉耶夫表示,1.5公顷的该填埋场即将关闭。
- 新填埋场7月底启用,旧填埋场将停止接收垃圾并进行土壤修复。新填埋场引入6年使用的分拣线和分离器,处理有机及食品垃圾。- 阿布杜哈基莫夫说。
第二填埋场占地26公顷,至少可使用30年。
- 我们正考虑将其转为市政所有,因垃圾处理存在问题。- 市长表示。
专家评分
《清洁城市》团队收集信息后,交由专家根据五项标准评分。评委包括阿斯塔纳城市规划中心主任达尼亚尔·申达利耶夫、阿斯塔纳市议员马迪娜·阿日肯诺娃和“绿色祖国”项目副主任阿瑟尔别克·阿布德拉希托夫。
- “清洁哈萨克斯坦”行动在此的成效属中等。居民环保意识较高,但其他标准表现一般。街道秩序与卫生中等,公共服务体系较弱。定时收垃圾在冬季可能不便。- 阿布德拉希托夫给出7分。
阿日肯诺娃给8分:
- 小城市工作有进展,环卫人员积极,但公共交通缺失。居民自行清洁庭院是亮点。
申达利耶夫给7分:
- 居民环保意识最高分,主动参与美化。但公共服务体系需改进,城市有绿化潜力,中央步行街若美化将更吸引人。
利萨科夫总分21,位列第三,落后于阿斯塔纳(28分)和鲁德内(24分),领先斯捷普诺戈尔斯克(18分)。
此前,《清洁城市》新季已走访阿斯塔纳、斯捷普诺戈尔斯克和鲁德内。该项目获2025年“图马尔”国家电视奖“最佳社会电视项目”奖。第二季聚焦单功能城市,每周一、三19:30播出,深入探讨全国生态状况。
【编译:木合塔尔·木拉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