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出奇招 天津大学开"恋爱课"

哈通社阿斯塔纳9月23日电 据多维新闻网,一篇《大学开"恋爱课",你怎么看》的新闻令无数华人展开热议,支持者、反对者难分仲伯,形成了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局面。
None
None

2015新学年第一周,天津大学学生拿到手的选课手册上,赫然列着一门《恋爱学理论与实践》的课程。开课单位是校团委,两个学分,将于寒假过后的下学期开课,累计32个学时。对此,有学生网上表示"醉了",有已毕业的校友感慨"我上学的时候怎么没赶上好时候"。更有网友表示:"上一门课,不仅提升自己的交际空间,还能获得心仪对象,简直不可想象,得课如此,复何求哉!"

"恋爱课"的授课者不是教师,而是天津大学学生社团"鹊桥会"。该社团成立于2013年,举办过"缘来是你"见面会等恋爱交友活动。2015年,天大开展课外实践教育课程化改革,鼓励支持引导包括学生社团在内的各单位申报课程项目,满足学生多方面发展需求。"鹊桥会"申报了《恋爱学理论与实践》并获得批准。

"鹊桥会"负责人丛颖说,申报课程时,最担心的不是课程会被学校"毙"掉,而是担心课程组织者会不好意思上课,也怕没有同学选课。她说:"毕竟我们是第一次做这个事情,摸着石头过河呗。"她还解释说,课程是为了给大家提供一个交流平台,也不会刻意邀请"情场高手"来授课。这门课程是以讨论为主,打破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从教师主导到以学生共同参与为主。

恋爱是每一个正常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生必须面对和实践的课题,更是人性的使然,连生活都不懂、都不会,这一个社会怎么进步,人类怎么健康、智慧地传承?

或许,有人会以"无师自通"的理由质疑"恋爱课"的多此一举,这其实是一种认知误区。作为人生旅途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男欢女爱的"恋爱季",不仅大有学问,而且考问智慧,甚至堪称一门"艺术"。需要充满对未来憧憬的激情与浪漫,更需要保持责任清晰和勇于担当的明智与理性。开设"恋爱课",不只是要为大学生掌握基本恋爱艺术和交友技巧指点迷津,更需提醒大学生敢于直面和成功化解恋爱过程中可能遭遇的困难与坎坷,而最为关键的,就是要致力于对大学生树立正确择偶观和婚姻观的引导与培养。

然而,对于"恋爱课"也有反对之声。有人指出,"脱单满分"的规定,其不妥之处有三:一是标准难界定。何谓"好的对象"?是察"颜值",还是凭"学霸",抑或是看"般配",正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鞋是否合适只有脚知道。基于见仁见智的眼光,难有整齐划一的"好对象"标准;二是考评欠科学。恋爱需要技巧,但更不无"缘分"。"交到对象"一定是"学以致用"的成果吗?"脱单满分"遵循的是"成王败寇"法则,既非科学更不公正。三是或有负效应。在"脱单满分"的利益诱惑下,大学生会否盲目交友、应景式恋爱,让大学校园变为谈情说爱的交际场,甚至是争宠夺爱的决斗场。这并非杞人忧天。

正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