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土耳其未遂政变激起反西方情绪

在安卡拉的亲政府示威现场,我遇到了一位卖帽子的小贩。他和他哥哥每晚都来这里,叫卖奥斯曼帝国时代流行的毯帽。说起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他的眼中充满了自豪,因为他自己的名字就是阿里•埃尔多安。
未遂政变发生那天,阿里响应总统号召,冒着危险走上街头反对政变。政变被挫败后,他又和成千上万的民众一起,每天晚上聚集示威,"捍卫民主"。
阿里卷起袖管,给我看他手臂上遭弹片划伤的伤痕。他说,如果再有人搞政变,他还会再次走上街头。"我会为祖国、国旗和人民献出最后一滴血。我们将永远捍卫土耳其,捍卫我们的总统。"话音刚落,阿里又忙着去和顾客讨价还价。
这时,一位女士走过来,用英语向我们喊道:"你们为什么采访一个卖毯帽的?为什么不拍人群,显示土耳其人的团结?你们西方媒体都一样。"她接着开始喊口号:"我们爱你,埃尔多安!我们爱你,埃尔多安!"显然,她指的不是阿里,而是埃尔多安总统。
这几句对话很有代表性。在未遂政变至今的一个月时间里,土耳其民众很强烈地展现了这两种情绪:民族主义情感和对西方国家的愤怒。
在未遂政变中,国会被军机轰炸,总统差点被政变军人擒获,坦克向示威民众射击,240人为抵抗政变企图而被杀害。这起事件激起了一波爱国主义的高潮,朝野政党纷纷表示要团结捍卫民主,数百万人参加了各党共同举行的联合集会。
但同时,很多人觉得土耳其的盟友背叛了土耳其,因而对西方产生愤怒情绪。西方国家的领导人都谴责了政变企图,但没有一位亲自来访,表达对土耳其现政府的支持。从西方国家的官方声明中看,它们对未遂政变后土耳其政府的大规模镇压行动似乎表达了更多的关切。
土耳其政府认定的政变元凶是穆斯林阿訇法土拉•葛兰
一个相当棘手的问题是,土耳其政府认定的政变元凶是穆斯林阿訇法土拉•葛兰(Fethullah Gulen),而葛兰自1999年以来就一直居住在美国。
土耳其要求美国引渡葛兰,但是华盛顿要求土耳其提供葛兰涉案的证据。
这个问题给本已存在的反西方情绪火上浇油。有报纸用大字标题让美国选择,"要么站在土耳其一边,要么站在恐怖分子一边"。民意调查显示,居然有很多土耳其人相信,美国中央情报局是政变策划者的同谋。
目前,西方和土耳其的关系处在多年以来的最低点。土耳其是西方的重要盟友,拥有北约第二大的武装力量。该国还在与欧盟谈判入盟条件,尽管这个目标可能永远不会实现。
乌克兰2014年发生革命后,欧盟和北约首脑亲自飞到基辅,现身独立广场,表达对新政府的支持。但这次土耳其未遂政变后,西方却没有如此高调地表示对民选政府的支持。
土耳其很多人认为,西方国家对埃尔多安总统的反感超过了它们对民主的支持。但批评埃尔多安总统的人则认为他有独裁倾向,正在利用这个机会加强自己的权力。双方的意见水火不容,矛盾日益尖锐。
在示威集会的旗海和歌声中,我感受到,对很多土耳其人来说,7月15日,也就是未遂政变发生的日期,已经成为一个浴火重生的日子。
政变军人曾试图控制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大桥已经更名为"7月15日烈士大桥",一些大型广场也重新以这个日期命名。纪念反政变烈士的旗帜到处都是。连土耳其航空公司都在其班机的屏幕上展示标语,颂扬捍卫民主的土耳其人民,以及"三军统帅埃尔多安总统"。
埃尔多安对他的支持者表示感谢
对埃尔多安和他的支持者来说,这是一个让他们志得意满的时刻。自从土耳其共和国于1923年成立以来,被尊为"国父"的凯末尔一直是该国最伟大的民族英雄,很多重要节日都是为纪念凯末尔的丰功伟绩而设立的。
凯末尔被世俗派推崇为土耳其现代化的旗手,但宗教保守派却对他全盘西化的理念颇有微词。而埃尔多安恰恰是宗教保守派的代表人物。在几十年的世俗化统治之后,埃尔多安上台执政,终于使保守派重新获得了发言权。
现在,保守派有了自己的伟大节日--7月15日。在这个日子,土耳其人民响应统帅的号召,勇敢面对坦克,为国家"英勇牺牲"。这个日子代表着保守派支配的埃尔多安政权进入全盛期。
未遂政变一个月后,一个执政党议员带我参观了国会大厦被军机摧毁的那部分建筑。站在碎玻璃中间,她说:"7月15日让我们团结在一起。那是我们的解放战争。"
这就是这一个月来在土耳其出现的新叙事:土耳其人民粉碎军事政变企图,获得解放。伊斯兰保守主义政权有了自己的神圣历史和爱国叙事,不再受制于世俗主义传统的桎梏。土耳其的世俗派对这个趋势感到恐惧,但保守派则振奋不已。(来源:BBC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