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驻哈大使张汉晖:铭记历史,开创未来

哈通社阿斯塔纳9月3日电 据中国驻哈大使馆官网消息,9月3日,在北京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活动及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之际,中国驻哈大使张汉晖在《哈萨克斯坦真理报》发表题为《铭记历史,开创未来》的署名文章,全文如下:
None
None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9月3日,在中国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盛大阅兵式等一系列重要纪念活动,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阁下赴华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上述活动。在此之际,我们与哈方一道,共同回顾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意义和深刻启示,这对我们今天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付出牺牲极大。1937年,中国人民开始全面抗日战争,持续8年,付出伤亡3500多万人的沉重代价。日军对中国人民实施了惨绝人寰的野蛮侵略,使用化学武器、生物武器,进行人体活体试验,残暴屠杀无辜百姓,犯下了不可饶恕的滔天罪行。但中国人民的顽强反击有效牵制和抗击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主要兵力,对日本侵略者的彻底覆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同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战略上策应和支持了盟国作战,配合了欧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的战略行动,制约和打乱了日本法西斯和德、意法西斯进行战略配合的企图,为最终战胜法西斯反动势力和全人类和平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在抗日战争中,向中国伸出援手的国家和人民,特别是苏联军队出兵东北并彻底瓦解日军的伟大功绩。1945年8月8日,苏联在打败德国法西斯后,根据《雅尔塔协议》对日宣战。8月9日,苏联军队以三个方面军上百万的兵力,跨过中苏边界进入中国东北地区,在4400公里的边境线上向日本关东军发起了势不可挡的总攻。在中国人民的英勇配合下,苏联红军仅用了一周时间便击溃了日军主力,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的灭亡。其中,有很多来自哈萨克斯坦的将士也曾奔赴中国东北战场,与中国军民并肩战斗,打击日本侵略者。我们要向曾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做出贡献的哈萨克斯坦老兵、向曾为中国人民伸出援手的哈萨克斯坦人民致以崇高敬意,感谢你们的宝贵支持与帮助,中国人民对此将永远铭记在心。 70年后的今天,战争的硝烟已经散去,而悲壮的历史仍在警示着世人:只有铭记历史,才能避免悲剧重演;只有正视历史,才能真正开创未来。中国政府举行纪念活动,并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是要与世界各国一道,坚定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共同维护二战胜利果实和建立在二战基础上的以联合国和《联合国宪章》宗旨原则为核心的战后国际秩序,维护世界永久和平。我们决不允许一些势力企图否认侵略军的残暴罪行,企图篡改二战历史,企图为日本军国主义翻案。 中华民族历来是热爱和平的民族,崇尚以"和"为贵,经过战争摧残的中国人民更加懂得和平的来之不易。抗日战争胜利70年来,中国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一直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中国还积极参与多边合作,倡导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亚洲安全观,广泛参与全球热点问题的解决,向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哈萨克斯坦人民同样对和平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纳扎尔巴耶夫总统深刻思索人类实现和平发展的途径,提出了"无核世界"、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等重要倡议,主动放弃核武器,并以建设性态度参与地区和国际热点问题的外交斡旋,为人类和平积极奔走。在保卫祖国的战争中并肩作战结下的深厚友谊以及对和平的共同向往将我们两国和两国人民紧紧联系在一起,中哈各界朋友们可以加强合作,深入研究两国在二战期间的交往历史以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和卓越贡献,以此共同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开创未来! 当前,中哈关系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政治互信和务实合作均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水平。在涉及主权领土完整、国家发展、社会稳定等核心利益问题上,双方坚定相互支持。中 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与哈"2050战略"高度契合,"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与哈"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更助力了两国发展战略的成功对接。在一系列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中哈立场相同或相近,在联合国、上海合作组织、亚信等多边机制内密切配合与协作。可以说,随着中哈各领域合作全面推进,双方的国家利益空前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并积极致力于构筑血脉相通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70年前中哈是同一战线的盟友,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立下了不朽功勋;70年后,中哈是全方位的战略合作伙伴,致力于共同发展与繁荣。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捍卫二战胜利果实,用历史照亮未来,让和平的阳光永远照耀世界每个角落!

正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