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公司人才本土化 中资企业在哈争当市场龙头
有人开玩笑说,中国企业要想在哈萨克斯坦生产番茄制品,无异于外国人在北京卖烤鸭、在重庆开火锅店,其难度可想而知。然而,新康进入竞争激烈的哈萨克斯坦市场以来一直保持不俗业绩。日前,记者走访了位于阿拉木图市郊的新康番茄制品厂,一探企业成功秘诀。 由中方累计投资超过500万美元的新康番茄制品厂2000年投产。企业最初只能生产两大类番茄罐头,现在已拥有四大类100多种产品。从2000年投产至今已累计生产各类番茄制品7.5万多吨,带动中国国内原材料出口2000多万美元。新康生产的各类产品在哈市场平均占有率为25%左右,番茄酱市场占有率达30%。 新康番茄制品厂执行经理王敏告诉记者,新康能在哈保持龙头地位,与企业严格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和本土化战略密切相关。在企业143名员工中,只有公司法人、中方执行经理和车间工程师3人为中国人,其他中高层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都在当地聘用。新康是一个包容性的大家庭,吸纳了哈萨克族、俄罗斯族、维吾尔族、塔塔尔族、乌兹别克族等各族员工。 人才本土化为新康产品的研发和市场推广带来了便利,使产品本土化成为可能。每开发一种新产品,新康都要举行评鉴会,邀请代销公司及消费者品尝。产品上市后,公司还要进行市场调研,征求消费者意见。由于公司中高层管理者都是当地食品行业的优秀人才,他们对消费者需求了如指掌,这确保了新康产品的口味、包装和选料最大程度地贴近消费者需求。 在哈萨克斯坦,员工跳槽现象很常见,但新康员工队伍却长期稳定。新康质量经理穆卡舍娃2003年从负责质量监管的政府部门跳槽到新康工作。她说,"新康公司员工很少流失。一旦有人选择到新康,就会一直在这里工作。即便那些因某种原因一度离开新康的员工,过段时间还会再回来工作。" 尊重员工是新康留住人才的秘诀所在。在工厂锅炉房的外墙上,挂着一块金属牌匾,上面刻着一位逝者的肖像和生卒年月。记者本以为这是位名人,一打听才知道逝者只是名普普通通的锅炉房工人。这名员工前些年因病去世,家人希望能在锅炉房外墙上给他刻块牌匾。新康不仅满足了家人要求,还以逝者的名字命名了锅炉房。小小的一块牌匾体现了企业对员工的尊重。 在谈到企业未来的发展规划时,王敏说,"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将为新康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新康将与哈萨克斯坦农业部果蔬研究所等机构合作建设科技合作示范基地,与中亚国家相关科研院所开展农业重大项目科技合作,以"丝绸之路经济带"为桥梁,提升番茄种植、加工、生产、销售整产业链技术能力水平。 王敏说,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大背景下,新康将继续深化与哈萨克斯坦及其他中亚国家在良种繁育、农产品加工运输等领域的合作。在深耕哈萨克斯坦市场的同时,企业将向北、向南、向西进一步拓展,构建辐射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格鲁吉亚、阿富汗等国和中国新疆和其他内陆地区的销售网络、物流配送体系和国际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