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三菱重工高管感叹:中国赶超的步伐强劲

None
None
哈通社阿斯塔纳电,据欧华网消息,中国在世界铁路、核电站、飞机等大型工业产品领域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这些商品是引进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技术后"国产化"而成。据说有些商品的价格甚至比其他国家的对手公司低30%。对发达国家来说,自己转让的技术反过来构成了强力竞争,让自己饱受"飞去来器效应"之苦。

6月24日,中国国有大型车辆公司中国南车与马其顿签署合同,前者向后者提供6列时速达140公里的高速动车组。这是中国高速列车首次出口欧洲。此前,中国向欧洲出口的主要是机车和客车,现在已扩大至高速列车。
中国南车去年接受海外订单22.3亿美元。为了扩大出口,该公司正在东南亚和非洲设立子公司和生产基地。在此基础上,中国的目标是出口最高时速达250公里以上的高铁车辆。
中国高铁技术是从日本引进的。2004年,川崎重工在中国铁道部高铁项目招标中中标,向中国南车提供了"疾风"号新干线技术。
川崎重工签署的合同是向中国出售60列(480节)动车组。不过,其中有51列是由中国南车以川崎重工提供的制造技术为基础生产的"国产车"。就这样,中国南车取得了高超的高铁制造技术。
世界银行本月发布的报告称:"中国建设高铁的成本只有他国的三分之二。除劳动力成本低廉的因素外,在中国国内取得的良好业绩也提高了相关技术。"
先吸收海外技术实现国产化,然后向海外出口--这就是从纺织品、鞋子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起家的中国产品的海外进军图。发达国家企业用技术实力进行对抗,但中国企业的价格竞争力仍构成巨大威胁。这一态势已蔓延至集成各种技术的大型项目。
一名日本三菱重工企业的高管感叹道:"中国在技术上赶超的步伐非常强劲,实力增长很快。"假如说日企在转让技术时小看了中国的实力,那么中国企业的跃进也属必然。
中国企业在出口高技术产品时往往容易遇到知识产权问题。海外企业在向中国转让技术时,大多会将条件限定于在中国国内使用,但中方却声称产品是吸收技术后"独自开发",千方百计地克服知识产权壁垒。
2011年传出中国为高铁车辆申请国际专利的消息。其使用的技术基础明明是川崎重工的,却称最高时速达380公里的新型车辆是"独有技术",以表明获取专利的正当性。
另一方面,一位有着丰富企业谈判经验的中国律师则表示:"与守住转让技术的日本不同,欧美企业更关注如何将技术卖出高价。"或许日企也需要接受技术流出这个不可避免的现实。

正在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