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媒体:美保持对中俄压力 维系在中亚影响力
文章摘编如下:
恐袭极端组织及救援伊难民,这是奥巴马在面对即将到来的中期选举,及国际社会对美国国际人道主义责任舆论压力时所做出的回应。至此,美国的军事力量在2011年12月18日撤离伊拉克后,再度踏入伊领土,奥巴马反战总统的形象也再次染上黑点。
事实上,自2009年任职以来,奥巴马的反战立场就曾多次动摇,在"战"与"不战"的问题上更是反复无常:无论是利比亚危机时未经国会授权就匆忙下令对卡扎菲动武,还是叙利亚化武危机时,在叫嚣"将对叙发起有限的军事打击"后,又快速回归理性,亦或是一边高喊着要实现阿富汗撤军,另一边却在极力逼迫卡尔扎伊及其继任者与美国签定授予美军"驻阿特权(司法豁免权)"的《双边安全协定》......奥巴马的摇摆反复,着实让许多人摸不着头脑。
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奥巴马在进行动武决策时,会经常出现反复无常的状态呢?我们不妨从他的竞选及前述的三次关于"是否出兵"的决策过程中来逐一探寻答案:
竞选的承诺
自2007年2月开始竞选时, 奥巴马就已将"结束伊拉克战争"视为使命,"结束战争,让美国人回家"的口号在当时更是为他赢得了无数厌倦战争的民众的支持。反战,在两场战争后的美国,毫无疑问是主流民意--2013年皮尤民调显示,反对美国卷入国际事务的民众高达51%,同时,46%的受访民众表示希望美国"管好自己的事情"。
竞选承诺再加上主流民意,这是奥巴马进行决策时无法绕开的重要因素。为此,但奥巴马决意动武时,都必须反复强调相关军事行动是"有限度"、"有针对性"、"人道主义"的行动,以此来最大程度的取得民众的包容,利比亚危机时如此,本次伊拉克危机时亦如此。
出兵利比亚
2011年3月19日,奥巴马以"保护利比亚无辜的百姓"为由,宣布美军将发起针对卡扎菲政府的人道主义军事行动。在宣战讲话的结尾,奥巴马以退为进式的煽情说道:"结束这次讲话时,请允许我说,这并非美国最高统帅做出了决定,而是我本人经过慎重考虑,决定请求我们的人民调动军队。"从这句话不难看出,他很清楚民意对动武的反感,可为何他要不惜以违背竞选承诺,冒着"未经国会授权出兵"的违法风险为代价,一意孤行的选择出兵呢?
有评论认为,在安理会3月17日通过第1973号决议后,恰逢国会议员休假,如果打扰议员们休假,会招致广泛不满......笔者认为这解释太过牵强,毕竟相较出兵,召回议员开会实在算不上什么大事。其实,从现实角度来看,奥巴马之所以急忙下令出兵,应该是为了维护美国在北约的领导地位及其威信。
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在西方阵营里的领导力逐年下滑,如果面对这次经过安理会授权的"正义行动",面对盟友的"深情呼唤",美国再没有任何表示的话,那美国的领导地位和威信必将受到重挫,这将严重的损害美国与盟友的关系。
因而,即便奥巴马明白民众的反战,明白共和党议员的虎视眈眈,明白军费的紧张,但他仍必须硬着头皮,顶着压力进行授权。不受掌控的局面和被盟友绑架的现实决定了,奥巴马只能被迫下令出兵。
徘徊叙利亚
2013年8月,叙化武危机发生后,奥巴马一度放言要让阿萨德为越过"化学武器红线"付出代价,叫嚣要对叙政府"进行有限度的军事打击"。可一阵嘴仗后,在俄罗斯连续的军事动作和外交施压下,美国不得不在9月12日派出国务卿克里与俄外交部长进行紧急磋商,并很快就达成了框架协议。俄罗斯以敦促叙政府交出化学武器,加入《禁止化学武器公约》为筹码,很快就交换到了奥巴马"愿意给叙政府一个外交解决化武危机"的让步。
叙化武危机的和平解决,在不久的将来或许将被赋予里程碑式的意义,它意味着美国从霸权的巅峰走向衰弱,预示着世界警察恣意妄为时代的彻底终结。而奥巴马在本次危机中的反复无常也将成为经典,毕竟,当尼米兹和杜鲁门两艘航母齐聚波斯湾时,没有人会想到,已经下了战书的奥巴马竟然能收回成命。面对美国日渐衰弱,多国快速崛起,以及一超霸权难以维系的现实,奥巴马理性地选择了妥协。
纠结阿富汗
作为反战总统,奥巴马在上任不到一年之际,就曾打过自己一个耳光--"为了遏制塔利班的得胜势头",奥巴马于2009年12月1日宣布向阿富汗增兵三万。之后,到了2011年6月22日,奥巴马发表讲话,表示"美军的使命将逐渐从担负战斗任务转移到为作战部队提供支持。到2014年之前,这个过渡期将结束,阿富汗人民将担负起对自己的国家的责任。"不过,随着撤军时间的临近,奥巴马再度变脸。
去年以来,美国因为卡尔扎伊迟迟不愿签署允许美军在2014年后合法驻扎阿富汗和赋予美军司法豁免权的《双边安全协定》,而与卡尔扎伊公开翻脸......奥巴马在阿撤军问题上的几次反复,从客观上是碍于现实的无奈之举:一方面,长达13年的阿富汗战争,已经耗去了美国超1万亿美金的军费,债务沉重的美国已经无力继续支撑庞大的驻军开销--这是奥巴马撤军的内因所在。
但另一方面,阿富汗的战略重要性又决定了,美国如果想要维系自身在中亚的影响力,想要继续保持对伊朗、中国和俄罗斯的压力,它就不能丢掉对阿富汗的控制。所以,奥巴马政府希望能与阿富汗当局达成默契,让剩余的一万多名美军继续驻扎至2016年,以延续美军在阿富汗的军事存在。
从以上分析不难发现,奥巴马在对外动武问题上之所以反复无常,其实是碍于多个现实:第一,美国分裂的国内形势,民主党无力控制局面的现实,都严重牵制着奥巴马的决策,他承受着来自民众和反对派的巨大压力;第二,所谓领导地位和威信已经成为了美国的羁绊,很多时候迫使美国必须"猪鼻子里插葱,装象",只能被盟友架着身子往前冲;第三,国际格局的转变,尤其是一些新兴国家的强势崛起,让美国再也无法恣意妄为,它必须学会与其他国家进行协商,必须学会妥协;第四,美国日渐衰弱的国力,尤其是已经从7000多亿缩减近一半的军费,已无力支撑它的抱负、意志和普世情怀,因而,即便它想要竭力维护自己的国际战略利益,但力不从心往往是它必须去选择面对的结局。 简而言之,奥巴马上任以来的反复无常,不过是力不从心的美国的一个缩影罢了,这是一个趋势,难以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