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了日本制造,会怎么样?

None
None
尚在厦门休假中,临出门前,一位长辈对我说,"前年你给我从日本带来的保温杯保温效果就是比国内产品好..."。于是,由这个保温杯引发的"如果没有了日本制造?上海电气会怎么样"的念头在脑海中孕育而生。

美国女记者萨拉•邦吉奥尼曾写过名为《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的文章,用亲身经历告诉读者,没有中国商品,每天都像露营一般艰苦、凄惨,让美国人因此惊叹于中国商品的无孔不入,也一定程度上唤醒了美国"回归制造业"的计划。这样的方式带给我们一个启示,要看清一个国家、一个企业集团在全球产业链的坐标、地位,不妨设想失去它后世界将会怎样。

拿我所在的公司上海电气来说,如果没有了日本制造,会怎么样?先给大家列一组粗略估计的数据:失去近30家与日资有关的控股、合资企业,占集团企业数量的十分之一;当年主营业务收入账面消失近300亿元,占集团主营业务收入的三分之一;当年净利润减少20亿元,占集团净利润的近二分之一;业务领域退出电梯制造、制冷压缩机、印刷机械、工业机器人、部分精密仪器仪表、中高压线缆制造、重型机床、节能环保等多个行业。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号称"中国的GE、西门子",中国制造业脊梁的敝公司--上海电气居然有近三分之一的业务是靠一衣带水、隔海相望、还时不时有点摩擦的"吵闹的邻邦"贡献的。其实,如果回顾上海电气与日本企业打交道的近30年历程来看,和中日经济关系的发展轨迹曲线也是非常吻合的。

众所周知,日本企业对中国市场的投资,出现过三次投资高峰。第一次是1985-1987年。日元升值,小平同志第一次特区视察,中国开放了大连等14个沿海城市,并在这些城市的特区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1986年中国政府出台了外资奖励政策。纺织、轻工和食品加工业陆续出现了日资企业的身影。上海三菱电梯在此阶段成立,并成为目前中国国内唯一一家中方控股的电梯合资企业,单厂5万台/年的产量也居世界首位,自1993年以来一直保持中国国内电梯市场的领先地位。

第二次投资高潮是1991-1995年。小平南巡讲话后,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加速及市场对外资的进一步开放,日本企业以华南地区为核心掀起了又一轮投资高潮。电气、电子产业和机械制造产业中的一些日本企业开始将生产基地向中国转移。上海电气与日立电器、Fanuc、横河电机、Nabtesco、三菱电机空调、藤仓等一批知名企业合作,其中优秀的企业如制冷压缩机领域的上海日立电器(母公司海立股份是A+B股上市公司,目前全球每7台家用空调中,就有1台使用海立生产的压缩机)。

第三次投资高潮是从中国即将加入WTO的2000-2005年。中国国内市场全面开放,与国际市场逐步实现全方位的对接,投资环境得到极大改善。运输机械行业和乘用车相关领域投资的真正开始是从2002年以后,与丰田、本田、日产三大汽车公司在中国市场加大了投资规模与投资速度有关。上海电气与电装、日野发动机、日立汽车零部件等的合资都在这一阶段。同时,值得记住的是2001年,上海电气收购了日本秋山印刷,成为了中国企业"买日本"的先行者(受困于全球印刷行业的不景气,目前秋山印刷处于重组阶段)。此外,池贝机床的收购也发生在这段时期。

小泉上台,中日关系跌入冰点,至少从上海电气的角度来看,最近的与日本企业实质性的新一轮合资合作要在2011年以后了。

回顾完历史,我尝试摊开手头一些过往的数据和材料,希望在其中找到一些有趣的特点与诸位看官分享:

1、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与快船迟开先入港的故事

分水岭在2000年前后。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对在华投资企业的一份调查报告中显示:日本1999年以前进入中国市场的大型企业,近80%是盈利的,亏损只占15%左右;而2000年以后进入中国市场的企业正好相反,超过70%的大型企业是亏损的,盈利的只占20%,中小型企业的状况也类似。

表1:中国市场日系企业盈利情况 我将上海电气内的中日合资企业历史数据做了分析,并考虑综合因素分成了优秀、良好、平稳、不佳、调整五档(见附表3)。同样的,2000年以前成立的企业,优秀的有5家,良好的有2家,平稳和不佳的各1家,优秀企业的比例达55%,而2000年以后成立的企业,表现优秀的几乎没有,基本处于平稳或不佳的状况。除了我们可以说是早期政策红利给市场的先行者们带来天然的优势和超额利润以外。

笔者认为还有一点,市场需要深耕的时间。亚洲诸国无不是"熟人经济",没有长期的客户培育和发展是不行的。1997年上海电气与发那科成立的工业机器人公司,2007年公司成立10年后销售才刚刚突破1亿元,2010年公司成立13年后冲到了11亿元,2011年?抱歉,已经20亿元了,同类产品中国市场份额达到最高的16%。

2、宁可少些,但要好些,"快"与"慢"的博弈

中国企业与外资合作也好,海外并购也好,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逻辑是"获得更好的技术和产品"。道理本身没错,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有个"快"与"慢"的博弈。

举两个例子,拿上海三菱电梯来说,成功的因素很多,但笔者认为最为关键的是基于中国电梯市场发展的"动态引进技术的策略"。不是最先进的产品技术就是最好的,只有最合适的产品技术才是最好的。

从合资成立之初从三菱电机引进的VVVF电梯,微机数据网络控制技术、无机房、小机房到永磁同步无齿轮曳引机,再到能量回馈技术和可变速电梯技术不间断引进,上海三菱电梯确保了与世界电梯技术同步发展,在让客户有了"上上下下的享受"。

很巧,反面例子也是三菱电机,2011年成立的菱电节能控制技术公司,是笔者亲身参与前中后期的合资项目,能源可视化系统,e-f@ctory技术在三菱电机制造大本营名古屋工场运行极为优秀,节能效果惊人。但到了中国,还是一个"橘生淮南淮北"的问题,理由呢?技术太先进!日本由于资源匮乏,是个将节能做到极致的国家,当日本已经步入综合系统节能的阶段时,现今的中国尚处于设备节能阶段。同时期上海电气与开立合作的节能公司,仅攻空调暖通设备节能领域,业绩天壤之别。

3、出口还是内销?中方主导还是日方主导?

表2 中国市场日系企业(出口型、当地销售型)利润率 简单来说,日本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有两大主要动机,一是将中国市场作为生产基地,利用政策红利、人力和资源成本价低的优势作为海外出口导向的生产基地(或返销日本),即出口导向型。

二是以开拓中国市场为主要目的,看准了蕴藏13亿人口巨大市场潜力和商机,即当地销售型。从表2中可以看出,两种类型企业发展的关键是战略调整的时间点。

1999年以前,彼时中国的消费市场尚未拉动,13亿人口的消费能力不仅无法与海外市场相比,甚至和"1亿总中流"的日本市场相比也是望尘莫及。但对中国市场风向标转变最敏锐的那批人,还是中国人。新千年后,中国国内消费市场的迅速上升,日系企业中以当地销售为主的利润率增长幅度均高于出口导向型企业。

而从上海电气角度来说,由于迎合市场需要,又有着日式精益生产管理的血统,以海立股份(核心企业为上海日立电器,生产空调制冷压缩机)为首的白色家电方面的企业在此时期发展最为迅速。5S、JIT、看板管理...深得日系管理精髓的海立股份在南昌、绵阳、印度不断的copy 工厂。无独有偶,海立股份(中方占75%)、三菱电机空调器(中方占47.6%)的实际控制权都是中方。

4、新一轮合资合作呈现的新变化

2011年以后上海电气与日本企业的合作呈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归结起来有几点:(1)从单一产品技术领域向多产品技术领域。比如与三菱电机从原来在电梯领域的合作延伸到可视化节能技术、水处理;与Nabtesco在液压件方面的合作拓展到精密减速器和伺服方面;

(2)集团与集团间的全面合作加强。由于一些历史原因,以外的合作模式往往是"产业板块(或企业)决策,总部协助推进",小而散,往往从企业自身角度考虑,"从项目出发寻找战略"。而现在更多的是集团与集团出面,总部与总部之间沟通联络,决策后下属产业板块执行,体现集团发展战略,"以战略为导向主动选择合作项目"。如与三菱电机、富士电机、三菱重工业的全面合作;

(3)合资合作方式和结构更为复杂和多样化。以往的合资公司基本上是资金、固定资产、技术等的出资合作,合作架构也是相对简单的单个企业。而如今,海外股权收购、或者企业兼并重组、新公司设立架构(平台架构、设立多家合资企业),基金和投资公司的参与等多种合作方式并存的情况。

(4)将研发机构设到海外,"深海养鱼"。以往都是通过引进、购买许可权或者并购等方式来获取我们所需要的技术。装备制造业发展至今天,任何技术的进一步提升是需要社会整体科研体系和基础性学科共同努力,从"买技术"到利用发达国家先进的科研体系的转变,将研发机构设到海外,也是上海电气目前尝试的做法。

2014年是上海自由贸易区的试点之年,三菱东京日联银行、住友银行、瑞穗银行等财团主银行纷纷入驻,但大量日资企业尚在逡巡观望中。中日政治关系的摩擦,政策人工红利的不在,都迫使日系企业不断的撤资、外迁东南亚。虽然投资环境再怎么恶化也不会出现没有了"日本制造"这个局面,具有忧患意识的笔者还是希望由接下去写的高总继续拍砖点评,提供真知灼见。

对了,拿着日本保温杯的长辈临走前还有半句话:"...保温效果是好,但是要过很久开水才能喝,太烫了"。就和中日关系、中日企业一样,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咱儿等水凉一会再慢慢聊。 (本文摘自 福布斯 中文网 作者:高鹏 中日产业基金创始合伙人)

正在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