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通社图片专稿:遥远而又很近的韩国

哈通社首尔9月30日电,地处东亚的韩国以其秀丽的湖光山色被世人所熟知,成为韩国国内民众和世界游客亲水度假的首选地。勤劳的韩国人民以辛勤的劳动和超前的创新意识在部分领域引领全球。韩国人民在工作和生活中从不追求"快",依照原则办事已成为韩国人民获得成功的"法宝"。在这里,工作的最主要目的并不是积累财富和养家糊口,而是修养身心。自称为"大韩民族"的韩国人是全球为数不多的生产高端电子产品的群体之一。韩国人在追求现代生活的同时,也对本民族的历史、文化、民俗、宗教、语言给予高度重视。您若想对大韩民族人文风俗有更深入的了解,那么位于首尔市附近的大韩民族村(TheKoreanFolkVillage)是您不二的选择。
None
None

大韩民族村已成为首尔市民周末休假的主选胜地,同时这里也是培养小学生爱国精神的必去场所。韩国对培养小学生爱国精神给予高度关注,游览大韩民族村、了解大韩民族的历史文化已纳入当地中小学课程。 大韩民族村位于首尔市东南方向。乘坐公交、地铁或出租均可抵达,由于离市中心较远,建议您最好是早一点上路。大韩民族园的历史可追溯到朝鲜王朝时代,历史上以农民和手工艺人聚集地出名的民族村目前是一座露天博物馆。 进入民族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准备韩国传统食物"泡菜"的这些大坛子,泡菜在公元前1世纪左右出现,据说韩国人没有泡菜吃不下去饭,也是韩国人宴请宾客的首选佳肴。

大街上随处可见正反两面写有"阴"、"阳"二字的各色灯笼。 这可能是历史上富有人家的住房吧。 这是"许愿石",韩国人和世界各国游客都喜欢在这里留下许有心愿和内心秘密的小字条,我也不例外,我在这里许下愿望,祝我的祖国-哈萨克斯坦国泰民安。

在进入民族村的路旁,有两座名为Jangseung的石羊雕像,在古代,Jangseung被视为村落的"保护神",此外石羊还有一个作用,为旅客指明前方村落的方向。 石磨,是古代农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器械。 民间手工艺人作坊,在茅草房门沿上挂着各种手工艺品 当地幼儿园的儿童,韩国人对教育儿童十分重视。 很普通的农村小道,看似普通,但是十分优美。 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的韩国非物质遗产之一的走绳表演,洪基哲(音译)先生自幼练习走绳,将毕生献给走绳艺术。 受洪基哲先生影响的小孩们在尝试低处走绳,没准,未来在他们中会诞生新的"走绳艺术大师"。 古代,韩国人也曾骑马驰骋江山,为观看马术表演聚集了很多观众,当然,其中也包括我。 骑马射箭技术也相当不错。 鞭子手一挥鞭,演员口上叼着的鲜花应声落下,观众为这一演技十足捏了一把汗。 这是朝鲜族传统舞蹈,在鼓乐的伴奏下,演员们翩翩起舞。别具风格的服装与舞蹈动作让人眼前一亮,该舞蹈的最主要道具就是演员的帽子。 午餐休息时间,这是韩国传统美食-拌饭,在食用前必须搅拌,但是这么好看的美食不舍得去搅拌,出乎我的想象,十分美味。 具有千年历史的韩国米酒与泡菜 餐厅门口将有身着传统服饰的服务员送您出门。 民族村里的民居,有大大小小的十余个房间 民房最主要元素-火灶。 招待客人的客房,除了几个箱子与瓷器之外什么都没有,它的设计者称之为"简约风格",房屋门窗上糊有白纸,据说在炎热的夏天会调节房屋通风,保持凉爽。 卧室,古代的房主夫妇分房而睡,吃饭也是男女分开。 母亲在与子女下棋,类似现在的国际象棋。 每家每户必不可少的器具-坛子,用来准备各式各样的泡菜。 将犯人双脚用绳子绑在椅子上,并不断扩张双膝,我们自己也尝试了一下,说实话,在这种刑具面前不得不说出真相。

朝鲜王朝时代的监狱,关押着罪犯。 罪情较重的罪犯被带上枷锁。

农房

韩国人主食之一-大米。 用稻草编制草鞋的老者,这门技术世代流传,现在已接近于失传,这位老者大概是编制草鞋艺术最后的传承者之一吧,据说他编制一双草鞋需要一个小时左右。 稻草还可编制这种农具,这在古代是必不可少的。他的重要性从它被挂着的位置就显而易见。 朝鲜族传统婚礼,新郎迎接新娘。 朝鲜族的婚礼场面十分盛大,新郎将身着蓝色衣服,而新娘则身着红色传统服饰。 朝鲜族新娘,新娘两侧的是妯娌,典礼最长可持续半个多小时。 在我们游览民族村期间,正赶上拍摄历史题材电视剧,或许在我国热播的韩国历史题材电视剧,有的就是在这里拍摄的吧。 这是民族村中的博物馆,正如我此前介绍的,古代朝鲜族男女分开进食,这就是当时的场景。家主在向长者敬茶,其次长子会向父亲敬茶,再次次子会向长子敬茶,依次传递下去。 韩国的古代印刷术 当时就是使用了这种活字. 官员的书信一般保存在这种箱子里,与哈萨克族的箱子十分相似。 房屋保暖系统的一部分,与中国的暖炕十分相似,充分利用了热能,游览过博物馆后会产生什么样的想法?韩国人十分注重对民俗的传承与对子女的教育,对此我们深有感触,韩国电视剧严格禁止播放抽烟和纹身画面,韩国在教育儿童领域有着充足的韩语方案。哈萨克斯坦在历史与文化方面与韩国不分上下,但遗憾的是我们的教育工作没有完全到位。国外的游客到访时,比起雄伟的建筑,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更具吸引力,如果能在哈萨克斯坦也建立这么一所民族村,将会大大弥补这一空缺。

正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