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7, 12 10月 2014 | GMT +5
中国“南水”进北京 首个水厂具备通水条件
哈通社阿斯塔纳10月11日电,据中国媒体报道,中国著名的南水北调工程中线工程将于近日正式通水。据了解,"南水"进入北京后流经的首个大型水厂郭公庄水厂目前已经具备通水条件,通水后将主要利用南水北调来水,可满足首都北京城区约500万人饮用水需求。
郭公庄水厂建设办公室工程部部长张周强介绍说,位于北京南四环的郭公庄水厂是2000年以来北京中心城区首次新建的大型现代化水厂,也是接纳南水北调来水的首个主力水厂。经试水联合调试后,目前郭公庄水厂一期已具备通水条件。江水进北京后,水厂将主要利用南水北调来水,缓解城区特别是城南地区供水压力不足问题,一期日供水能力达50万立方米,可满足约500万人饮用水需求。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南起丹江口水库,经河南、河北,自流至北京。重点解决沿线20多座大中城市的缺水问题,年均调水95亿立方米,其中北京年均受水10.5亿立方米。 中国南北水资源分布不均衡。南方每年有富余的水流入大海,北方地区长期干旱缺水,尤其是中国北部平原地区,缺水已严重影响到工农业生产。与此同时,人们的节水意识依然较差,水资源利用率低,水污染也很严重。 1952年10月30日中国已故领导人毛泽东提出"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后,中国水利部门就对此召开了多次会议探讨,并组织专家进行全方面的论证。经过几十年研究,目前南水北调的总体布局确定为:分别从长江上、中、下游调水,即西线工程、中线工程和东线工程。 南水北调工程全部建成以后,每年的调水量相当于一条黄河的水量,可以有效缓解中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紧缺状况,对于保障中国粮食安全,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西部大开发具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