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媒体:“一带一路”的投资风险

None
None
哈通社阿斯塔纳2月12日电,中国《国际金融报》日前刊登一篇题为《"一带一路"的投资风险》的文章,阐述中国"一带一路"战略所面临的机遇和风险,以下为全文:

"一带一路"这四个字正在变得前所未有地火热起来。无论是各省区市在政府报告中积极表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还是二级市场对于相关"一带一路"概念股的追捧,都显示了外界对于这一战略构想的期待。 与国内对"一带一路"战略的热捧相比,国际社会对"一带一路"的态度却莫衷如是。作为贯通欧亚的"经济走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超过60个。其中不仅有地区大国在"虎视眈眈",一些小国的政治动荡也可能导致投资失败。 如何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带动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是"一带一路"热潮背后需要冷静思考的问题。 "一带一路"香饽饽 "一带一路"构想最早出现的时间是2013年9月和10月。当时,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哈萨克斯坦时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同年10月,习近平在印尼参加APEC会议期间又提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 具体而言,"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分为三条线路:一条北线,北京-俄罗斯-德国-北欧;一条中线,北京-西安-乌鲁木齐-阿富汗-哈萨克斯坦-匈牙利-巴黎;一条南线,北京-南疆-巴基斯坦-伊朗-伊拉克-土耳其-意大利-西班牙。 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则以泉州为起点,横跨太平洋、印度洋,历经南海、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湾、阿拉伯海、亚丁湾、波斯湾,涉及东盟、南亚、西亚、东北非等相关国家。 从世界地图看,"一带一路"连接了亚太经济圈和欧洲经济圈,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为了抢占先机,搭上国家战略的"顺风车",国内诸多省区市纷纷提出自己参与一带一路的规划和设想。 据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丝绸之路经济带"课题组统计,包括新疆、陕西、甘肃、宁夏、青海、重庆、云南、四川、山西、浙江、江苏、山东、湖北、福建、河南、贵州和西藏等17个省区市将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列入了2014年度政府工作报告中。 而在目前已经召开两会的28个省份中,有多达22个省份都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表达了参与"一带一路"战略的意愿。 事实上,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战略提出仅仅两个多月之后,陕西首趟国际货运班列"长安号"正式开通。陕西省省长赵正永曾透露,陕西正在申请设立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安)自由贸易区。与此同时,竞争对手新疆也在争取设立中国-中亚自由贸易区,拟将新疆建设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核心区。 与"一带一路"的火热相比,今年各省区市政府对于自贸区的热情逐渐降温。根据统计,目前只有7个省份提出要积极申报"自贸区",包括辽宁、山东、河南、湖北、陕西、甘肃和广西。 对此,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管理局秘书处处长王锦侠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无论是"一带一路"战略还是自贸区规划,都是中国对外开放的新举措,两者并不矛盾。"各省区市政府应该摆脱‘一哄而起'的体制惯性。"王锦侠说。 而在另一方面,各省区市的"蜂拥而上"也可能导致无谓的内耗。早在2011年,重庆、成都等中西部城市曾陆续开通国际班列,包括渝新欧、成新欧、郑新欧等班列。这些班列运行密度低,成本高,不少班列甚至处于尝试运营阶段。但为了抢占先机,当地政府都给予大力度的补贴。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张莉曾撰文指出,目前各地规划都是以自我为中心与中亚或者亚欧国家合作,这很可能导致各地为了拉项目,无原则地提供各种优惠待遇,从而造成我国资源流失,开放效益降低。 "‘一带一路'建设既需要拓展与亚欧国家的合作,也需要加强内部省市之间的合作。"张莉在文章中写道,"在国家层面进行统筹协调、规划布局的同时,各省市在与亚欧国家的合作中,应该坚持互利互惠的市场化原则,不能无限制地‘让利'。" 地缘政治风险 与国内的火热相比,国际社会对于"一带一路"的回应则冷暖不一。 在去年的博鳌论坛上,东帝汶总理凯•拉拉•夏纳纳•古斯芒曾表示:"所有这条线路上的国家对这个倡议表示欢迎"。不过,至少印度总理莫迪对此不置可否。印度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支点,始终对"一带一路"战略保持着谨慎的态度。 "印度对中国的意图心存疑虑,去年我们去印度访问,对方反复问的是:你们能否提高我的基础设施和交通?能否改善我的港口条件?能否在我这里多建几个工业园区,提升我的制造业?"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吴心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直言。 事实上,印度至今尚未表态支持"一带一路"战略。中国社科院在最新发布的《中国周边安全形势评估(2015):"一带一路"与周边战略》中分析指出,印度关于"一带一路"规划秉持着谨慎欢迎、保持沟通的态度,等待适时推出"印度制造",冲淡"一带一路",夺回话语权。 而在陆上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俄罗斯也并不甘心沦为一个参与者。从今年1月1日起,欧亚经济联盟正式投入运营,成员国包括俄罗斯、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则计划在今年5月加入。普京曾表示,经济联盟将成为独联体地区的一个经济引擎,成为一个新的世界经济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王义桅认为,无论哈萨克斯坦还是吉尔吉斯斯坦都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国家。因此,俄罗斯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可能带来的麻烦不只是以其主导的地区合作组织分化有关国家,更在于欧亚经济联盟的不接轨,"不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与‘一带一路'理念、体制不兼容"。 此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多是发展中国家,东道国内部不同利益冲突所引发的政局动荡、民族与宗教冲突和内乱等使外国投资企业或其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上海行政学院发展研究院学者邹磊建议,学界应加强对节点国家内部社会、宗教、国情的长期研究,同时发布"一带一路投资安全指数"。 按照最广义的定义,"一带一路"战略涉及的沿线国家超过六十个。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国情,如何更好地与当地政府沟通、防范潜在的风险是"一带一路"能否成功的关键。 吴心伯表示,"一带一路"规划应该是每个国家都有一个不同的方案。这些不同的方案拼起来,才能叫"一带一路"规划。"我们的想法是一回事,沿线国家希望如何对接,是另外一回事。两方对接好了才能落实,否则只是一厢情愿。"吴心伯说。 而在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看来,我国不可能以一己之力带动"一带一路"六十多个国家同步发展,只能根据预期风险收益合理布局。 "对于那些风险大,当地政府和主流社会也不致力于改善环境的地区,要多加防范;而对于风险小、当地政府和主流社会致力于改善环境的地区则多加投入。"梅新育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 梅新育特意强调,投资者在"一带一路"热中需要保持冷静的思考。"国内外关于‘一带一路'的讨论未必完全切合实际。投资者一定要对此有清醒认识,不能贸然把真金白银投入到风险过高、预期回报过低的地方。"梅新育说。 不是"马歇尔计划" 不过,即使是支持"一带一路"建设的国家,也无法保证每个项目都能顺利完成。近期希腊新政府叫停向中国出售比雷埃夫斯港口的消息则让不少投资者"心有戚戚焉"。尽管此举并未给买家中远集团造成实质性的损失,却给"一带一路"建设蒙上了一层阴影。 希腊作为传统的海洋国家,地处亚洲、欧洲和非洲交叉地带,是中国通向欧洲的门户。"我们有连接比雷埃夫斯港和欧洲中部的铁路,所以说海上丝绸之路和连接中国和欧洲中部的丝绸之路也有交叉的地方。"希腊驻华大使瓦西里奥斯•科斯蒂斯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两国友谊的"升温"当属2011年希腊政府协助中国撤侨,以及中国政府购买希腊国债一事。而比雷埃夫斯港则是这种友谊的见证。每次中国领导人访问希腊发表讲话,都会提到这个港口。 在2014年中国和希腊关于深化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中曾提到:"中方高度重视希腊作为进入欧洲门户的独特区位优势,愿与希方扩大在港口、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务实合作。希方欢迎中方积极参与比港港务局私有化项目。" 然而,在希腊左翼政府上台之后,叫停了欧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所有的救援偿债紧缩计划,其中就包括比雷埃夫斯港项目。 事实上,希腊叫停出售比雷埃夫斯港口并不是个案。去年9月,中国与斯里兰卡达成建设科伦坡港口城的项目的协议。然而今年年初,斯里兰卡新政府上台,一度传出要对此项目进行重新评估。 自从斯里兰卡前总统拉贾帕克萨执政以来,中国和斯里兰卡关系发展紧密。斯里兰卡政府曾多次表示愿意积极参与"21世界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斯里兰卡是太平洋到印度洋海上通道的"十字路口",科伦坡港则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不可或缺的重要支点。 针对外界对此事件的担心,梅新育向《国际金融报》记者强调,拉贾帕克萨执政期间中斯合作的发展是建立在几十年双边关系积累的基础之上,他执政期间中斯关系的发展同样可以成为新政府更上层楼的基础。"我们是与斯里兰卡总统合作,而不是与作为个人的他合作"。 按照目前的规划,"一带一路"建设主要关注互联互通、投资金融和人文交流,不涉及政治安全合作。斯里兰卡及希腊事件发生之后,外界有观点认为我国应该加强与"一带一路"国家的政治合作,以保障建设。对此,梅新育表示自己并不赞成这一观点。 "‘一带一路'不应该搞成政治安全合作,那样就与当年的‘马歇尔计划'一样变成新冷战了。我们要的不是‘两个平行世界市场',而是统一的全球市场。"梅新育说,"我们一直在与沿线国家努力沟通,但这类事情要完全避免是不可能的。指望完全避免风险,就只能丧失所有机遇。" 除此之外,在投资项目的选择方面也需要做好筛选。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黄薇的建议是尽量选择那些有主权国家信用担保的项目。"各个投资银行最害怕的是开工之后的烂尾工程。而选择那些与当地政府合作的项目,能够确保一旦出现问题,政府财政也会负担欠款。"黄薇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这其实也是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的经验。

正在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