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便利一带一路贸易 可规避美元汇率波动风险

哈通社阿斯塔纳3月17日电,据路透网3月17日消息, 中国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亚轩最新报告认为,人民币作为区域贸易国际结算货币的市场需求已经基本形成,且人民币结算可以规避大宗商品美元价格波动引起的汇兑损益,最大化"一带一路"参与国的收益。
None
None

报告指出,东亚各经济体在产业结构上与中国存在较大互补性,贸易往来频繁,构成了人民币跨境流通的基础。目前,人民币已经成为周边国家和地区贸易的主要结算货币,尤其在东南亚区域内贸易中,人民币表现出较好的可接受性,有条件成为在区域内发挥重要作用的关键货币。 "我国的产能和技术能力早已具备了实施‘一带一路'规划的能力,但只有人民币逐渐具备区域货币的性质,我国资本与产能的输出才能找到合适的载体。"报告称。 跨境贸易和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规模逐年扩大,而2014年以来增长率明显下滑,报告认为,这主要受到发达国家货币政策变化的影响,人民币在境外吸引力有所下降,因此人民币国际化迫切需要为贸易结算规模扩张提供新的动力。人民币国际化将使中国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国际贸易更便利,预计双边贸易规模将不断增长和扩大。 中国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资金支持的前提条件之一是需要采购中国产品。报告分析,在人民币国际化程度提高后,使用人民币对相关国家融资,这些国家再用人民币向中国企业采购产品便是顺理成章之事。通过对沿线国家的投资和贷款,"一带一路"有助于推动人民币输出。 报告并指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为资源出口国,大宗商品出口占其比重较大。目前来看,大宗商品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短期内难以破解,美元持续走强对商品价格更是不利。因此,使用人民币交易可以使双方企业避免因美元币值波动所产生的汇率风险,规避全球货币政策分化引起的潜在风险。 "一带一路"由中国发端,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与发展,建立贯通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乃至欧洲部分区域的世界最长经济走廊,东牵亚太经济圈、西系欧洲经济圈,开启全球互联互通。

正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