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东干人:丝路上的跨境婚礼
"东干人"是回民后裔,历史上曾两次迁居后逐渐定居在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是中国海外穆斯林侨胞中最大的群体之一。 有趣的是,东干人保留着一百多年前清朝的汉语,"衙门"、"大人"、"衙役"、"学堂"、"使唤"、"路数"、"营生",都是常用语。婚礼中也保留了100多年前的习俗,即使自由恋爱也保留着从说媒,求亲、彩礼到迎亲、婚礼、回门等传统习俗。新郎列纳特的大伯说:"说媒一般要去五次,才同意把女儿嫁给人家。次数少了,显得你的女娃没有地位。" 活化石般的传统婚礼 新郎新娘分别来自吉尔吉斯斯坦和哈萨克斯坦的两个"陕西村"。婚车载着"哭嫁"的新娘来到伊万诺夫卡肯布伦村的巷子里,亲友们送上礼金,不大的院子里摆满了婚宴的流水席,有手抓饭、葡萄、糖果和糕饼,没有酒。 蒙着红盖头的阿谢拉被搀扶着走进喜宴边的一间空房,红色的纱幔下放了一把椅子,斜对着墙壁,阿谢拉被引到椅子旁坐下,背对着屋外簇拥的人群。新郎列纳特掀开大红盖头,新娘脸上还有一块红布蒙住了双眼。外甥女上来给解掉红布,并端上一盆清水,背对观众的新娘用双手沾水轻轻拂面,端庄自持静默不语。 洗脸更衣,手工绣制的龙凤大襟长袍被换成清朝式样的旗袍,新娘仍然梳着有着上百年历史的燕燕头,这种发型在今日中国早已销声匿迹。假发套上只插着一柄雕刻精细的银勺子,列纳特的大伯说,这是阿谢拉娘家传下来的100多年的物件,这银勺不知插上过多少位出嫁姑娘的发髻,用完会还回去。 最后的装扮开始了,伴娘托出搁在丝绒衬垫上的现代金饰和绒花,娘家一盘,婆家一盘,满当当的两大盘被戴上手指,挂上脖子,插上乌黑的鬓角发梢,一红一绿两条丝绸手帕绕过食指用拇指压住。 一切收拾妥当,阿谢拉端正地走出屋去。屋外也是一把对着墙斜放的椅子,阿谢拉跟大家合影后坐了上去。列纳特的母亲一口陕西话笑着说:"她今天不能见我的",这是老习俗。列纳特是家里唯一的儿子,"过些天,儿子就带着媳妇去广州了",说完便去后院奔忙起来。 下午两点多钟,参加婚礼的人陆续散去,列纳特的大伯说,按照回族婚礼习俗,第二天,新娘阿谢拉要在公婆和男方亲戚面前展示自己下厨做事的才能,第三天,新郎列纳特要准备礼品陪同新娘回门,看望岳父母及亲属。除此以外,新娘家亲戚还要一家挨一家地请新郎、新娘吃饭,并给新娘回赠礼物。而回门的当晚,新郎要赶回家中,新娘一般要在娘家住上三五天或一星期后再由娘家人送回家或新郎自己来接回家。 很想去看看中国 新郎列纳特28岁,新娘阿谢拉小他10岁。新郎的朋友阿迪克说,陕西村的男孩子外出读书工作需要时间,而同龄的女孩子等不了。列纳特和阿谢拉都曾在中国留学。中国是中亚的东干人都想去的地方。新郎列纳特的大伯说:"把语言丢了,就不好回家了"。 这些当年中国西北回民的后裔就分散在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将从中国带去的种子撒在游牧民族的土地上,种蔬菜、经营庄园、办实业、或是去中国工作。生活小康,一家几辆凌志车,车也不贵,4000美元。东干人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种莲花白、洋葱、西红柿、黄瓜,这源于他们古老东方胃口和生活习惯,同时也供应了吉国不断增长的市场,但夏季蔬菜及反季节蔬菜主要从中国和乌兹别克斯坦进口。吉尔吉斯斯坦著名经济学家、前农业部长朱玛卡都洛夫•阿科涅夫也表达过希望"一带一路"能带动吉尔吉斯斯坦民生和经济发展。 列纳特说,再接阿谢拉回来就不需要过口岸的通行证了,从8月12日开始,吉尔吉斯斯坦正式加入欧亚经济联盟,这是一个由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亚美尼亚、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6个国家为加深经济、政治合作与融入而计划组建的一个超国家联盟。实行"关税同盟"零关税,以此形成经济贸易一体化,这将为吉国的商品进入这些国家开拓更大的市场,一些原料进口得到进一步的便利。对联盟内国家的公民来讲,最现实的意义就是可以自由往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