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赏世界七大桥梁建筑奇景

None
None
米洛大桥

米洛大桥位于法国南部,横跨塔恩河谷 (Tarn Valley),有七个高大细长的混凝土桥塔,其中一个桥塔比埃菲尔铁塔还要高。陡峭的塔恩河谷上空时有云雾缭绕。这样的天气里,从周围的山上放眼望去,只能隐隐看到米洛大桥的这几根桥塔。

米洛大桥采用斜拉桥形式,由法国建筑工程师米歇尔·沃勒吉克斯 (Michel Virlogeaux) 和英国建筑大师诺曼·福斯特 (Norman Foster) 设计并于 2004 年建成通车。大桥有效缓解了巴黎、蒙彼利埃和西班牙边境之间漫长的夏季公路旅行压力。



大桥未建成之前,米洛镇曾一度交通拥堵,如今车辆可以穿过米洛镇和塔恩河上空从高高的桥上飞驰通过。

尽管米洛大桥 (Viaduc de Millau) 的修建是为了改善塔恩河谷地区的交通状况,但当你经过时,不妨在官方指定观景处停下来,欣赏一下这座 21 世纪精美绝伦的桥梁。

科隆霍亨索伦桥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最为宏伟的铁路建筑当数工业时期的"大教堂"建筑,科隆大教堂高贵的石材工程与霍亨索伦桥浑厚的钢铁结构相结合,见证了铁路建筑这一时期的特点。大桥于 1911 年完工,桥长 409 米,横跨莱茵河。 



1945 年 3 月,为了减缓盟军向柏林行进的速度,德国工程师炸毁了这座桥。而如今,重新修建后,这座大桥已成为德国最繁忙的铁路线路。令人感动的是,桥上意义非凡的钢铁结构(形状就像从河里上浮的大鲸鱼的脊背)上,沿着人行道和铁轨之间的栅栏,挂满了庆祝情侣关系的"爱情锁"。每天成千上万人从霍亨索伦桥跨越莱茵河,其中许多人会在此处挂锁。

曾经饱受战争摧残,谁会想到,如今这座桥竟会成为团结和爱的象征。大桥最初是由建筑师弗兰兹·海因里希·施韦希滕 (Franz Heinrich Schwechten) 设计的,当时设计的效果并不是我们如今看到这种纯工程结构。

当时,桥梁建成后,有高耸的城堡或教堂式入口作为装饰。有趣的是,施韦希滕职业生涯初始是设计火车站的,后来设计了霍亨索伦桥,在其职业生涯后期设计了许多著名的教堂。如此,铁路和宗教在科隆,以石头和钢铁的形式相结合。

福斯铁路桥

福斯铁路桥堪称工业时代的一大奇迹。这座桥的设计创新至极,成为结构工程的象征。大桥曾出现在苏格兰 20 英镑纸币的币面,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 (Alfred Hitchcock) 1935 年导演的电影《三十九级台阶》也曾在此取景。大桥于 1882 年动工开建,由约翰·福勒 (John Fowler) 和本杰明·贝克 (Benjamin Baker) 设计,试图在之前泰桥 (Tay Bridge) 的基础上做明显的改良。 



泰桥于 1879 年瘫垮,一列特快列车和车内乘客也因此坠亡水中。大桥的主体由三个巨大的笼状悬臂组成,其花岗岩桥基位于福斯湾水下 46 米深处。大桥于 1890 年竣工,成为英国当时第一座大钢铁桥。

尽管这座桥已获专职维修团队对其进行维护,但它的价值至今依然无法准确衡量。很长时间以来,人们都用"就像给福斯桥刷漆一样"("Like painting the Forth Bridge")来形容一份没完没了的工作。

然而 2011年,一项斥资 1.3 亿英镑(相当于 2.23 亿美元)的重新刷漆项目使大桥的维护工作得以完成,此次维护效果预计持续到 2050 年。与此同时,游客中心已拟定计划,将对外开放那钢铁悬臂,游客可行走于那些让人望而却步的的悬臂之上。

加尔桥

1738年,瑞士哲学家让雅克·卢梭 (Jean-Jacques Rousseau),参观了加尔桥。他写道:"我的脚步声在这巨大的拱顶上回响,让我不禁想象自己听到了建桥工人强有力的声音。

我感觉自己就像一只昆虫,在浩瀚无垠的空间迷失了方向,我叹了口气,自言自语道,‘为什么我不是罗马人呢?' 



"拥有如此壮观的石灰岩引水渡槽,三层拱桥横跨那尔河(位于法国南部于泽和尼姆之间),加尔桥不仅在 2000 年前竣工之初让世人惊叹、让瑞士哲学家卢梭流连忘返,即便如今,也依然让世人感到印象深刻。罗马人最初修建加尔桥引水渡槽是为了将新鲜的泉水引至罗马殖民地纳莫修斯地区 (Nemausus) [尼姆 (Nimes)]。

该渡槽已于 1985 年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Unesco) 认证成为世界遗产,如今的加尔桥高 49 米,长 275 米,之前比这还要长些。 公元 6 世纪加尔桥的渡槽渐渐不再使用,但数百年来仍依然作为一座桥梁使用。

1855 至 1858 年间,由于拿破仑三世 (Napoleon III),加尔桥在建筑师查尔斯·莱恩 (Charlesaisne) 指导下得以重新修葺。如今渡槽已经成为法国主要的旅游景点之一,稍显遗憾的是,人们来这里不再是为了饮用泉水或穿越这座英雄史诗般的罗马桥。

特里夫特悬索桥

最所有绳索桥或悬浮桥中,最令人惊心动魄的应该就是特里夫特悬索桥了。特里夫特悬索桥横跨伯尔尼高地的特里夫特斯湖 (Lake Triftsee),每年都有成千上万名渡桥者前来体验横渡瑰丽的特里夫特冰川的荣耀与刺激。 



这座桥长 170 米,位于湖面上方 100 米高处,湖面与桥之间无任何连接。对于勇敢无畏的人来说,这里的湖光山色以及冰川等美景即为他们的奖品。

特里夫特悬索桥 2004 年首次开放,桥体摇晃非常严重。尤其在山谷风速高达 200km/h 的情况下,摇晃更为剧烈。五年后,旧桥被新桥取代,新桥即为今日游客小心翼翼踏上之桥。

吊桥由瑞士建筑师事务所的尹甘尼尔布鲁·汉斯普·发芬 (Ingenieurbüro Hans Pfaffen) 设计,桥面成一条"抛物线状"(看起来像桥上的镜子),可以让突然的移动停在可控范围内。

米德尔斯堡运输大桥

蒂斯河将米德尔斯堡的公路一分为二。在这里您将了解到世界上最不寻常的渡河方式。 



米德尔斯堡运输大桥长 259 米,高空中的桥架上悬挂着一个吊船,该船可同时承载渡轮多达 9 辆汽车和 200 人的重量。自 1911 年正式投入使用以来,虽然吊船的运输速度不是很快,但就工程学而言很有意义,且在投入使用中几乎完美。

米德尔斯堡运输大桥由达林顿的克利夫兰地桥梁工程公司 (the Cleveland Bridge and Engineering Company)设计。如此设计是由于船舶需要通过蒂斯河,但而若要要建造一座足够高度的传统桥梁建筑成本太高,不具可行性,。

如今坐在车里也仍然可以享受这非凡的旅程。或者,您也可以在蒂斯河的岸边尽情观赏桥体蜘蛛般的奇妙结构以及工业河流上方负重的小船缓缓而行的景观。

金门大桥

这座宁静的公路桥因其优雅的设计吸引着许多美国人和世界各地爱慕者前来观赏。不幸的是,由于许多人选择在此处纵身一跃而溺亡水中,它也经受着不好的名声。

如同悉尼大桥一样,金门大桥也经过几个世代,在所在城市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桥长 2.7 公里,鉴于设计带来的纯粹喜悦,其黑暗的一面尤其令人伤心。金门大桥桥体为橙色、主跨长度惊人。 



无论在加州日落时分、冬日雾景中或从电脑屏幕上欣赏这座大桥,都绝对是全世界桥梁中的佼佼者。该桥于 1937 年对外开放,由工程师兼诗人约瑟夫·施特劳斯 (Joseph Strauss) 设计,约瑟夫曾为该项目的设计付出孜孜不倦的努力。

为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地震影响,近年来对这座桥进行了巧妙地修缮。施特劳斯与经验丰富的桥梁工程师里昂·莫伊塞弗 (Leon Moisseiff)、建筑师艾尔文·莫罗 (Irving Morrow) 以及项目工程师查尔斯·埃里斯 (Charles Alton Ellis) 共同合作完成了该项目。

金门大桥因其讲究的悬架结构和优美的艺术装饰塔,从一开始便备受欢迎。它的设计是一次美妙的空间和建筑的融合,令人赞叹不已。 

来源:BBC英伦网

正在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