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5+1”或将扩展至“C5+3”——美国专家访谈

哈萨克国际通讯社讯)11月6日,华盛顿将迎来“中亚-美国”峰会。哈萨克国际通讯社驻华盛顿记者独家专访亨利·杰克逊协会(Henry Jackson Society)研究人员达伦·斯平克(Darren Spink),探讨美国与中亚国家关系发展前景。

Даррен Спинк
Фото: Рустем Қожибаев

哈通社记者:您认为“C5+1”峰会将带来哪些预期成果?

达伦·斯平克:首先,我认为峰会将强调中亚乃至南高加索地区的优先地位。未来,“C5+1”格式可能扩展为“C5+3”,纳入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这些国家与中亚国家一样,在发展中间走廊(Middle Corridor)中发挥关键作用。

其次,峰会预计将承认该地区对美国国家利益及供应链安全的至关重要性。美国总统很可能表达在未来三年加强与中亚联系的意图,借鉴前任政府的经验。这不仅仅是维持对话,而是采取具体步骤深化伙伴关系。这种方法将互利共赢——增强中亚国家的经济与政治影响力,同时帮助美国拓展战略利益。

第三个重点是讨论中走廊在多元化过境路线方面的作用。特别关注吸引公共和私营部门投资。这将推动“C5+1”框架下的“关键矿产对话”发展,并刺激中亚及美国的经济增长。

哈通社记者:哈萨克斯坦最近与美国签署了价值40亿美元的机车采购大单,能否期待更多协议?

达伦·斯平克:美国前所未有地认识到投资哈萨克斯坦铁路基础设施及其向重要矿产和稀土矿床扩展的重要性。这对确保这些资源可靠出口路径至关重要。根据我的评估,在未来几个月,我们可能看到美国投资具体采矿项目。

同时,华盛顿理解哈萨克斯坦的担忧——任何国家都不愿沦为单纯的“原材料附庸”。因此,美国很可能在其他领域投资,如科技部门、创新以及与采矿无关的行业。

哈通社记者:中亚经济哪些部门最吸引美国兴趣?

达伦·斯平克:目前可突出两个优先领域。首先是稀土元素和关键矿产的开发与加工。其次是交通基础设施发展——简化从采矿点到主要铁路线及阿克套和巴库港口的资源出口。

此外,未来可能签署简化海关程序的协议,使哈萨克斯坦产品对美出口更透明。这也可能降低非战略商品关税——从25%降至10%,并可能废除“杰克逊-瓦尼克修正案”。

哈通社记者:您对废除“杰克逊-瓦尼克修正案”的前景有何看法?

达伦·斯平克:这是一个国会层面问题。如果唐纳德·特朗普总统公开支持废除这一过时规范,将非常重要。但最终决定权在立法部门,而非行政部门。因此,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会领袖的立场,特别是共和党代表,他们分享总统对里海地区的愿景以及审视旧限制的必要性。

哈通社记者:您对“C5+1”峰会参与者有何建议?

达伦·斯平克:对于美国,我建议制定与中亚及南高加索互动的明确战略——重点投资并确保稀土元素的安全过境,这些对美国工业至关重要。

对哈萨克斯坦而言,重要的是展示该国的广泛投资潜力——不仅限于自然资源和交通走廊,还包括科技、农业以及非战略商品贸易等领域。

总体而言,这应是一个多阶段过程,反映哈萨克斯坦作为区域创新和技术发展中心的潜力,而非仅是过境国和原材料出口国。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第79届联合国大会期间,美国国务卿和中亚五国外长共同出席了“C5+1”部长级会议。会议强调启动关键矿产对话的重要性、首届“B5+1”商业伙伴论坛,以及联合国会议上关于残疾人权利的“C5+1”特别会议。

【编译:木合塔尔·木拉提】

正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