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厥世界:从文化同根到经济一体化新征程
(哈萨克国际通讯社讯)在全球区域合作版图上,北欧理事会、伊比利亚国家共同体、阿拉伯国家联盟、维谢格拉德集团等组织以语言、文化或历史为纽带,早已成为同源国家联合的典范。而在欧亚大陆腹地,突厥国家组织(OTS)正将这份“同根同源”从文化认同升华为制度化、实体化的深度合作。
尽管文化纽带日益紧密,但经济与政治一体化进程仍相对缓慢。Jibek Joly电视台《世界局势》栏目近日对此进行了专题探讨。
六国共组2万亿美元经济体
突厥国家组织目前拥有六个正式成员国: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土耳其和乌兹别克斯坦。2025年数据表明,六国GDP总量约2.06万亿美元,其中土耳其占比高达70%,哈萨克斯坦位列第二,其余四国占比仍较低。

突厥国家组织秘书长库巴内奇别克·奥穆拉利耶夫指出,建立统一经济市场仍面临多重障碍:地理分散、海关与运输壁垒、经济结构差异、跨境金融联系薄弱、官僚程序繁琐以及数字技术整合不足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进程。
不过,他同时强调积极进展:
“我们正在物流领域推出实质性项目。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阿塞拜疆已试点电子通关全流程,一旦全线贯通,从哈萨克斯坦出发的货物可一路无障碍直达欧洲,大幅降低时间与成本。”

内部贸易仅占7%,潜力达4000亿美元
尽管六国对外贸易总额已超8500亿美元,位居全球第12位,但成员国间贸易占比仅约7%,远低于潜力值。
乌兹别克斯坦总统提议创建“突厥贸易”线上平台并设立联合风险投资公司,以激活内部市场。
专家估计,若完全释放协同效应,突厥国家组织内部贸易规模可达4000亿美元。

安全合作同步升温
今年在阿塞拜疆加巴拉举行的第12次正式峰会将安全议题首次正式列入议程。
- 哈萨克斯坦总统哈斯穆-卓玛尔特·托卡耶夫提议成立突厥国家网络安全理事会,应对跨境数字威胁;
- 阿塞拜疆总统伊利哈姆·阿利耶夫倡议加强军事技术交流与联合演训;
- 乌兹别克斯坦总统米尔济约耶夫则建议国家安全与情报机构负责人定期会晤。
三项倡议均获一致通过。

跨里海能源走廊与中间走廊双轮驱动
托卡耶夫总统在匈牙利非正式峰会上重提跨里海油气管道建设构想:管道沿途国家均为突厥国家组织成员,建成后可将中亚能源经阿塞拜疆、土耳其直达匈牙利及欧洲内地,显著提升区域能源安全。
与此同时,中间走廊(跨里海国际运输通道)已成为哈土战略合作重点。2024年该线路货运量已达350万吨,是2017年的近三倍。突厥投资基金已批准至2040年的中走廊发展规划。

土耳其驻哈萨克斯坦大使穆斯塔法·卡普朱表示:
“哈萨克斯坦是连接东西方的桥梁,土耳其则是中亚通向欧洲的门户。两国在地理、血脉与文化上的天然亲近,使中走廊成为双方最大共同利益。”
匈牙利:突厥世界与欧洲的桥梁
作为观察员国,匈牙利积极参与突厥国家组织合作。
哈萨克斯坦驻匈牙利大使阿布扎尔·萨帕尔别科维奇透露,今年前8个月哈匈贸易额已达1.7亿美元,同比增长超20%。两国领导人已商定力争早日突破10亿美元大关。
匈牙利“向东开放”战略与突厥国家组织高度契合,双方正探讨在布达佩斯共建中哈匈三方大型物流中心,进一步打通中国—中亚—欧洲通道。

结语
从突厥学院、突厥文化国际组织、突厥国家议会到突厥文化遗产基金会,再到最高级别的突厥国家组织,同根同源的突厥民族正将千年文化共性转化为现代制度合力。基础设施、物流、投资、数字经济与安全合作领域的联合项目,正在为真正意义上的突厥共同市场奠定基石。专家普遍认为,只要六国持续释放协同效应,突厥世界完全有能力成长为欧亚大陆新的经济增长极与稳定之锚。
【编译:木合塔尔·木拉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