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首都坐落锡尔河畔:克孜勒奥尔达的历史瞬间

哈萨克国际通讯社讯)当克孜勒奥尔达成为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首都时,这座位于锡尔河流域的城市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随着行政中心的迁入,人口迅速增长,教育机构、生产设施和社会服务体系也随之扩展。

当首都落户锡尔河畔:克孜勒奥尔达的历史瞬间
Фото: qorda.kz

克孜勒奥尔达州阔尔库特阿塔大学人文教育学院院长、历史学副博士萨哈特·泰曼详细讲述了这一时期城市面貌的转变。

-城市人口突破了2.25万。电力接入,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各类机构和工厂相继建立。糖果厂、肉类联合加工厂、啤酒厂以及多家手工业作坊纷纷落地。中等和专业教育机构、工业与农业组织相继成立;在哈萨克流行病学和卫生研究所的基础上,还建起了疫苗接种实验室。-他说道。

当首都落户锡尔河畔:克孜勒奥尔达的历史瞬间
Фото: qorda.kz

1925至1928年间,民族导师阿赫梅特·拜图尔森吾勒曾在设于克孜勒奥尔达的哈萨克人民教育学院授课。

与此同时,哈萨克斯坦最早的科研机构之一,如地壳研究所和兽医细菌学研究所也在此开展工作。

当首都落户锡尔河畔:克孜勒奥尔达的历史瞬间
Фото: qorda.kz

作为当时的政治与文化中心,克孜勒奥尔达吸引了大量媒体汇聚。《勤劳的哈萨克》(今《主权哈萨克斯坦》)、《苏维埃草原》(今《哈萨克斯坦真理报》)、《阿吾勒》报以及《妇女平等》、《健康之路》、《新文学》、《新学校》等杂志均在此出版发行。

1926年1月13日,哈萨克斯坦首个剧院在克孜勒奥尔达开幕。首演剧目为穆赫塔尔·阿乌埃佐夫的历史剧《恩丽克-凯别克》,并配套举办了一场由民间艺术家参与的大型音乐会。

当首都落户锡尔河畔:克孜勒奥尔达的历史瞬间
Фото: qorda.kz

-当时,城市中传统的土坯房逐渐被砖木结构的二层楼房所取代。政府拨出大量资金用于城市建设。1925年,为配合首都迁移工作,从奥伦堡迁至克孜勒奥尔达的机构多达49个,涉及工作人员1150人。为了安置相关人员,政府甚至临时改造了仓库、食堂和公共澡堂。-泰曼说。

当首都落户锡尔河畔:克孜勒奥尔达的历史瞬间
Фото: qorda.kz

回望百年前的历史,克孜勒奥尔达从一个边陲小城蜕变为国家行政与文化中心。如今,这座城市早已今非昔比,常住人口已超过28万,成为哈萨克斯坦南部的重要城市之一。

【编译:阿遥】

正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