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英雄阿利娅·莫达古洛娃——抗击侵略和保卫家园的永恒象征

哈萨克国际通讯社讯)哈萨克斯坦今年将隆重纪念二战英雄——哈萨克狙击手阿利娅·莫达古洛娃诞辰100周年。她在二战中为保卫祖国英勇牺牲,用生命书写了无畏与坚韧的传奇。

阿利娅·莫达古洛娃,一位技艺高超的哈萨克狙击手。
Фото: wikipedia

在反法西斯伟大胜利80周年之际,哈萨克斯坦不仅通过纪念活动缅怀她的英雄事迹,更将深入挖掘和宣扬这位年轻、坚强、勇敢的哈萨克女性所展现的非凡勇气与人格魅力。

在哈萨克斯坦,阿利娅已成为保卫家园、抗击侵略的永恒象征。

童年阴影:丧母与孤儿院的岁月

阿利娅·莫达古洛娃出生于阿克托别州布拉克村,确切出生日期虽有不同记载,但普遍认为是在1925年。8岁时,她的命运被一次悲剧彻底改变——母亲在土豆地里拾捡残穗时,不幸被看守的流弹击中身亡。父亲独自抚养阿利娅和哥哥巴格达特,但因无力照料,将他们送至姑姑家。后来,哥哥因病去世,父亲又将阿利娅托付给阿克托别的舅舅阿布巴基尔·莫达古洛夫。一年后,阿利娅成为事实上的孤儿,被迫离开熟悉的家。幸运的是,舅舅一家给予了她温暖与关爱。

1935年,10岁的阿利娅随舅舅一家迁往莫斯科,舅舅进入军事运输学院学习。后来,学院迁至列宁格勒(今圣彼得堡),全家随之搬迁。1939年,因家庭变故,14岁的阿利娅被送往孤儿院。

投身前线:从航空学校到狙击训练

1942年,阿利娅进入雷宾斯克航空技术学校学习,仅三个月后,她出于强烈的责任感向军事委员会请愿参军。经过坚持不懈的申请,她被莫斯科附近的女子狙击学校录取。1943年12月,她完成六个月的密集训练,立即被派往前线,加入卡利宁地区霍尔姆镇附近的第54步兵旅第四营。

1943年12月,莫达古洛娃完成了为期六个月的训练课程,并被派往前线。
Фото: nomad.su

阿利娅的行动令人震撼的是,她完全自愿奔赴战场,尽管深知风险。她在狙击学校成绩优异,曾被邀请留校担任教官,但她坚决拒绝,执意要求上前线。在她的书信中,她表达了对牺牲战友的深切悼念,以及为他们复仇的坚定决心。

最后一战:为解放村庄英勇献身

1944年1月14日,在普斯科夫州卡扎奇哈村的解放战中,18岁的阿利娅完成了她生命中最壮烈的篇章。那一夜,她的行为将永远镌刻在历史长河中。

在解放卡扎奇哈村的战斗中,阿利娅六次带领战友冒着猛烈炮火冲锋。他们的任务是切断诺沃索科利尼基-德诺铁路并夺取村庄。在军官全部阵亡的情况下,阿利娅挺身而出,担任指挥官,隐蔽射击,顽强作战,但不幸腹部中弹。战友们将她抬出战区,躲进附近一间棚屋。然而,棚屋随后遭到炮击并起火,阿利娅与所有避难者一同牺牲。战后,他们的遗体被隆重安葬于集体墓地。

在服役期间,阿利娅共击毙78名敌军士兵和军官。1944年6月4日,她被追授“苏联英雄”称号,并获列宁勋章。

永恒的英雄:百年的缅怀

百年后的今天,缅怀阿利娅的英雄事迹仍让人感到她的牺牲无价。她常给表姐萨普拉写信,分享梦想、希望和日常点滴。

在一封信中,她写道:

- 我会想象自己和你一起生活在故乡哈萨克斯坦,尽管我们相隔千里。哦!多么想见你一面,回到我的故乡!不过没关系,终有一天,我们会庆祝重逢、回归故土和胜利——这一切将同时到来!

遗憾的是,这个梦想未能实现。

苏联英雄阿利娅·莫达古洛娃写给姐姐萨普拉的信,1943年。
Фото: e-history.kz

阿利娅·莫达古洛娃的英雄事迹不仅是哈萨克斯坦的骄傲,也是全人类抵抗侵略、捍卫自由的象征。

她的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提醒我们在面对挑战时展现勇气与担当。

哈萨克斯坦将继续通过教育和纪念活动传承她的精神,让这位年轻英雄的光辉永不褪色。

【编译:木合塔尔·木拉提】

正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