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的突厥斯坦-西伯利亚铁路:新挑战与重大建设
(哈萨克国际通讯社讯)战后岁月为突厥斯坦-西伯利亚铁路(简称突西铁路)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接连不断的胜利。这条铁路不仅推动了哈萨克斯坦经济的快速发展,还重新成为国家的主要交通命脉。
哈萨克国际通讯社将通过本文,带您了解战后突西铁路如何与地区经济共同成长的故事。
铁路运输与地区发展
战后,突西铁路的主要货运以跨区域运输为主,例如从塞梅到阿热斯的货物流动。内部运输则包括从连格尔和凯利特马什运送的煤炭、楚城的枕木,以及为阿拉木图、江布尔和伏龙芝等地工厂提供的粮食和甜菜。1946年,铁路新增了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新货物——卡拉套山磷酸盐。这为中亚地区的棉花种植区提供了充足的肥料保障。

“卡拉套山化工联合企业的建设计划早在1941年就已制定,但因战争原因被推迟。江布尔州居民凭借一己之力,仅在一个夏季就完成了江布尔至舒拉套铁路的地基建设。这段全长90公里的铁路原定于1944年投入使用,但因各种原因延至1946年才竣工。同年,从舒拉套到江布尔的磷酸盐货运列车开始定期运行,客运列车也逐步恢复运营。这条铁路的稳定运行显著激活了区域经济。”“哈萨克斯坦国家铁路”股份公司江布尔分公司的战斗与劳动荣誉博物馆经理维涅拉·布肯诺娃表示。
新技术助力铁路升级
突西铁路引入了“СО”和“СОК”型号的新蒸汽机车,使单台机车能够牵引重型货运列车成为可能。列车平均载重增加500至600吨,为国家节省了数千万卢布的开支。车站还配备了新的机床、装煤设备和机械化清渣装置,进一步提升了效率。

“这一时期,创新方法开始广泛应用。‘五百吨运动’和重型货运列车从马泰车站起步。著名火车司机穆赫塔尔·卡普塔加耶夫曾在一天内驾驶机车行驶600公里,节省了数百吨燃料。”布肯诺娃补充道。
铁路工人的壮举令人震撼:仅在夏季两个月内,江布尔分公司就通过重型货运列车运输了929列货物,超额完成695万吨货运任务,节省了230万卢布和1232吨燃料。

战时建成的另一项重要设施是阿拉木图车厢修理厂。该厂负责客运车厢的重大维修与翻新工作。得益于此,战后“阿拉木图-莫斯科”直达列车完全由阿拉木图枢纽负责运营,结束了此前依赖莫斯科枢纽的局面。
人民共建的铁路
战后最重要的建设项目当属莫因特-楚铁路。
“铁路行业杰出人物尼赫梅特江·叶森加林在其著作中提到,战后亟需一条连接卡拉干达煤田及哈萨克斯坦经济发达的北部地区与南部及中亚地区的新铁路。此前,前往卡拉干达需绕道巴尔瑙尔-新西伯利亚-鄂木斯克-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阿克莫拉,路途遥远。穿越寸草不生的比特帕克达拉荒漠修建新铁路的计划直到1947年才得以实施。”博物馆经理布肯诺娃介绍道。

这项工程吸引了来自哈萨克斯坦12个州的约2.3万名工人参与。首年,工人们铺设了数十公里铁轨,挖掘了数百万立方米的土方。他们自带运输工具、设备、食物甚至毡房。北部地区的施工队从莫因特站向南推进,南部地区的施工队则从舒站向北施工。
1950年12月,两条线路在中间成功接轨,首批列车将卡拉干达的煤炭运抵阿拉木图。
“然而,要让这条铁路全线高效运行,还需建设13个车站、32条支线、通信网络及住宅区。最终,这条铁路于1953年全面投入使用。沿线新崛起了多个定居点、学校和医院。这条由人民共建的铁路彰显了国家经济一体化的力量。”布肯诺娃说。
这一时期,沿线还涌现了萨雷沙甘、奇甘纳克、蒙阿拉尔、基亚克特、肯套等新的铁路小镇。
迈向内燃机车时代
新建的莫因特-楚铁路从设计之初就适应了内燃机车的牵引需求。楚城和萨雷沙甘车站接收了TЭ2型内燃机车。火车司机提出由两人而非三人操作这些新机车,释放了大量辅助人员,提高了劳动力效率。不久后,内燃机车逐步取代其他路段的蒸汽机车,将机车运行距离延长一倍,同时降低了运营成本。

与此同时,铁路沿线铺设了第二条轨道,引入了自动闭塞和集中控制系统,信号装置实现电气化,并组建了机械化养护队。这些措施成倍提升了铁路的运输能力。
“车站引入了灵活的调度机制,推出了快速运行、‘无水运行’和为重型货运列车开辟的‘绿色通道’等新方法。”博物馆工作人员表示。

建设成果
“50年代,铁路引入了包括铺砟机和清雪机在内的新设备。在莫因特-楚路段,建立了机械化养护点和规模化施工队。铁路养护工作的机械化水平提升至28%。”布肯诺娃介绍道。
阿拉木图的先进火车司机和调度员倡导以更少车厢和更低燃料消耗完成运输任务。这一倡议得到江布尔、阿亚古兹、楚城和萨雷沙甘等地铁路工人的广泛响应。

到1958年,突西铁路共有7个分公司实现高效运营,14个机车站中的12个、7个车厢站中的6个、23个线路养护点中的22个、全部14个信号与通信点、6个装卸点、8个民用建筑点和4个车队均实现高效运行。117家线路企业中有108家达到高效指标,这一成就足以令现代企业家叹为观止。

到50年代末,突西铁路焕然一新,成为配备内燃机车牵引、自动化控制系统和发达双线网络的现代化铁路。它肩负起煤炭、粮食和原材料的运输重任,连接起哈萨克斯坦南北与中亚及俄罗斯的交通网络。战后数十年,凭借人民的无私奉献,这条铁路成为支撑国家经济的现代化交通支柱。
【编译:木合塔尔·木拉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