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大会第80届会议一般性辩论中都说了些什么?
(哈萨克国际通讯社讯)昨夜,哈萨克斯坦总统哈斯穆-卓玛尔特·托卡耶夫在联合国大会第80届会议一般性辩论中发表讲话。总统向联合国阐述了面临的挑战与全球变革的方向,并重申了哈萨克斯坦对联合国改革的既有观点。

哈通社记者梳理了讲坛上提出的议题及总统的倡议。
改革迈出一步:世界需要共识
哈斯穆-卓玛尔特·托卡耶夫总统试图将联合国内部的不协调与全球政治进程相联系。他直言不讳地指出,一些国家公然违反国际法已成为“常态”,多边机构信任危机加剧。此外,联合国章程已显陈旧,其军事-法律原则难以应对时代需求。因此,全世界人民正呼吁进行全面变革。
总统认为,改革应从安全理事会入手。这一近百年未变的理事会亟需注入新活力。特别是重组过程,不仅应限于少数国家,而是需所有大陆全面参与。
“安全理事会应轮换纳入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大国代表。同时,哈萨克斯坦认为,有责任的中等强国声音在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中应得到充分体现。事实上,中等强国已在维护平衡、增强互信以及国际关系中发挥积极作用。当大国无法团结,或无力解决关乎全人类紧迫问题时,此类国家将在联合国框架内成为桥梁。”总统说道。
据议会议员、政治学者艾多斯·萨里姆表示,改革安全理事会的时机早已成熟,必须直面当前政治经济现实。理事会成员仍停留在二战后的思维框架中,已显得不合时宜。
“联合国曾经历两次民主浪潮。20世纪60年代,非洲国家获得独立;苏联解体后,东欧、亚洲及后苏联国家实现自由。此后,世界已巨变。当年的超级大国如今降为中等水平,而昨日刚独立的国度人口已达数亿,经济规模达万亿美元。联合国尚未充分考虑这一现实。”专家分析道。
萨里姆认为,无需从零探索变革。既有众多概念和经验可借鉴。最著名的是每个大陆国家轮流进入安全理事会的想法。今日总统的立场与之高度契合。

与联合国法律地位直接相关的另一倡议是章程修订。总统指出,一些国家随意曲解章程,损害了组织声誉。更甚者,章程原则松散,主权与领土完整概念被多重解读。有利益集团借此为军事行动辩护。
“世界亟需建立基于信任、透明与共同责任的新共识。例如,章程中沿用自二战的‘敌国’条款已被国际社会大多数视为过时。因此,是时候讨论修订章程了。”哈斯穆-卓玛尔特·托卡耶夫总统强调。
总统特别关注核裁军方向。哈萨克斯坦愿充当核大国谈判桥梁,支持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不扩散对话,并倾向于赞成建立国际生物安全机构及推动核不扩散与禁核试验倡议。
总统主张追踪资金流动以维护和平,即密切监测各国在和平领域的支出,以评估军费增长的合理性及预防未来冲突的必要性。
“当前,我们目睹令人担忧的局面:军控协议被破坏,战略稳定基础动摇。2024年,全球军备支出达2.7万亿美元,创纪录高位。全球暴力成本近20万亿美元。因此,重塑全球安全架构应成为国际社会的首要优先事项。”总统指出。
这些数字并非随意提及。哈斯穆-卓玛尔特·托卡耶夫借机谈及乌克兰与加沙局势。此前,他曾肯定阿拉伯和平倡议、纽约宣言及亚伯拉罕协议等外交文件成果,并希望下一步延续此路径。关键在于保障平民安全及无障碍人道援助。
总统讲话中,“冲突”概念不止于军事行动,还延伸至社会认知领域。他对许多政客的“文明冲突论”持批评态度,认为这会酿成分裂。因为地缘政治分歧导致制裁泛滥、宗教概念扭曲。他直言,这并非命运使然,而是政治选择。

援助阿富汗持续推进
毋庸讳言,哈萨克斯坦在中亚乃至中东安全中占有重要位置。最显著例证是阿富汗危机中,哈萨克斯坦从未停止全方位援助。总统在联合国重申此立场,呼吁世界各国持续向阿富汗提供人道经济援助。他表示,联合国中亚与阿富汗可持续发展目标区域中心及“中亚五国”机制将发挥关键作用。
“‘中亚五国’合作正不断深化。这不仅促进睦邻友好发展,还显著提升安全水平。正因如此,我们地区开始以‘中亚加一’格式与主要伙伴开展对话。哈萨克斯坦视阿富汗包容性发展为确保地区长期和平稳定的保障。我们将继续向阿富汗人民提供人道援助,并在贸易、食品安全、基础设施及交通领域深化合作。”哈斯穆-卓玛尔特·托卡耶夫总统表示。
讲话间透露出,区域安全还依赖气候变化与水资源。总统对中亚气温下降及阿拉套冰川加速融化表达担忧。这并非抽象概念,而是威胁数百万民众水与食品安全。
4月22日——国际植树日
哈萨克斯坦从里海悲剧中吸取教训,积极保护咸海。综合举措需全球支持。因此,哈斯穆-卓玛尔特·托卡耶夫总统呼吁国际社会共同采取紧急措施,保护咸海水资源。
在此背景下,总统回顾去年哈萨克斯坦与法国、沙特阿拉伯及世界银行联合举办“一水峰会”。他确信,明年4月阿斯塔纳区域生态峰会上将讨论更优先议题。
总体而言,会议中哈萨克斯坦生态经验与倡议备受瞩目。国内“清洁哈萨克斯坦”全国行动通过志愿工作,将环境保护推向前沿。

下一步需动员更多志愿者改善生态。为此,哈斯穆-卓玛尔特·托卡耶夫总统提议设立国际植树日。
“经哈萨克斯坦倡议,联合国宣布2026年为可持续发展目标国际志愿者年。我们呼吁所有成员国支持这一重要倡议,建立合作。在此,我向大会提出决议草案:将4月22日定为国际植树日。”国家元首说道。
联合国讲坛上,总统未忽略国内动态,简要介绍了投资潜力、中走廊机遇、人工智能改革及政治结构变革。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哈萨克斯坦将在三年内实现全面数字化。
白宫广场
适逢其时,值得一提的是其他领导人在讲坛上的犀利观点与新立场。掌控全球秩序与安全的巨头视角,直接影响联合国未来。更何况,今日安全理事会成员美国与法国领导人毫不避讳发表意外声明。

先谈唐纳德·特朗普。这是他自2020年以来首次在联合国讲坛发言。白宫之主一上台即遇技术故障,抱怨提词器失灵。继而,他以尖锐言论开火。先是贬低联合国影响力,自称在维护和平上贡献更多。
“总统任内,我结束了七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包括柬埔寨与泰国、科索沃与塞尔维亚、刚果与卢旺达、巴基斯坦与印度、以色列与伊朗、埃及与埃塞俄比亚、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冲突。有人说我该获诺贝尔奖。但对我而言,最大奖励是这些国家战火熄灭,儿童安然无恙。”美国总统称。
当然,此类表述符合特朗普一贯修辞。我们多次听闻,虽有夸张,但部分合乎理。数小时后发言的哈斯穆-卓玛尔特·托卡耶夫总统也提到,美国斡旋促成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关系正常化。
白宫之主似对欧洲国家从俄罗斯购能源不满。他称,北约成员若不放弃俄石油,战争难止。他以此举例欧洲能源危机激化,但语气不容商量。
美国领导人阐述了对伊朗、加沙及俄罗斯的政治立场。据其称,伊朗须彻底停止核或生物武器开发,否则联合国自身面临灭顶之灾。若克里姆林宫拒和平协议,美国准备施加重税;他还将承认巴勒斯坦国斥为对哈马斯“过大馈赠”。
哪些国家承认巴勒斯坦?
毫无疑问,联合国最引人注目的议题是承认巴勒斯坦国立场。数日前,澳大利亚、加拿大、葡萄牙、英国已承认巴勒斯坦为国。此次大会,法国与土耳其加入行列。未来,马耳他、安道尔、比利时、卢森堡及圣马力诺也将明确立场。
任何国家获独立地位,联合国承认至关重要。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与土耳其总统雷杰普·塔伊普·埃尔多安在大会上直接承认,并呼吁他国加入,此举等同于为巴勒斯坦解放迈出实质政治法律一步。

缘何如此?因联合国多次搁置此议。依组织决议,此前巴勒斯坦土地应建两国:一为犹太国,一为阿拉伯国。1948年以色列宣布独立,但阿拉伯国——巴勒斯坦国至今未成,仅停留于民族行政层面。
目前,安卡拉与巴黎此决定尚未获G7巨头全盘接受。美国、意大利、德国等国仍观望。
有趣的是,在联合国大会框架下巴勒斯坦峰会上,土耳其总统雷杰普·塔伊普·埃尔多安麦克风突然关闭。故障恰在谈及“加沙种族灭绝”时,持续1分40秒,引发全球媒体热议。事后,土耳其公共关系管理局称,此为符合议程规定,即超时时发言者麦克风自动关闭。
联合国大会上,观点涵盖全球冲突、改革及共识议题。共同愿望是止战息兵、迈向和平。在此,总统“领导者责任”理念将确保善意不落空,信心满满。
【编译:木合塔尔·木拉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