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儿基会:哈萨克斯坦儿童遭受暴力水平显著下降
(哈萨克国际通讯社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欧洲及中亚地区儿童权利保护顾问阿龙·格林伯格表示,在哈萨克斯坦,父母在儿童养育过程中使用暴力手段的情况已大幅减少。

据Jibek Joly报道,在布加勒斯特举行的欧洲及中亚国家国际会议上,哈萨克斯坦的经验被作为典范向与会者展示,来自32个国家的政府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
格林伯格指出:
“根据多指标类集调查(MICS)研究结果,哈萨克斯坦在儿童养育中采用暴力手段的水平持续下降。这是系统性预防措施和国家政策实施的成果。关键在于理解这些积极变化的原因,并将其经验推广至其他国家。”
会议期间,哈萨克斯坦儿童权利事务专员迪娜拉·扎克耶娃介绍了总统哈斯穆-卓玛尔特·托卡耶夫的倡议和改革成果。她特别强调了儿童遭受暴力水平下降的显著成效。
扎克耶娃表示:
“哈萨克斯坦被认为是父母在儿童养育中使用暴力手段(如体罚和心理压迫)显著减少的国家。相关指标从53%下降至38%,这得益于儿童权利保护领域的系统性工作和预防措施的落实。”
联合国儿基会地区主任雷吉娜·德·多米尼奇斯高度评价了哈萨克斯坦的经验,认为其可作为国际典范。她特别赞扬了QR-111紧急热线以及整合所有预防暴力和欺凌机制的SAFE平台。
此前,哈萨克斯坦已在教育机构中引入了针对校园欺凌的创新系统。此外,国内“DosbolLIKE”项目在9个地区成功完成试点,该项目旨在预防和减少校园欺凌,为儿童创造更安全的环境。
这一系列成果彰显了哈萨克斯坦在儿童权利保护领域的持续努力与显著成效,为全球树立了可借鉴的榜样。
相关
MICS(Multiple Indicator Cluster Surveys, https://mics.unicef.org)是一个全球性的住户调查项目,现已成为国际上有关儿童和妇女统计信息最主要的来源,是各国监测本国发展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重要工具,为了解儿童、青少年、妇女和男性的状况及其生活环境提供了具有国内代表性和全球可比性的数据。MICS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第一轮调查,现已进入第七轮(MICS7)。截至2025年9月, 30年间共有123个国家参与了414次调查。
【编译:木合塔尔·木拉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