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斯坦国家资助电影项目严格筛选 注重意识形态与市场需求

(哈萨克国际通讯社讯)哈萨克斯坦文化与信息部计划加强对电影项目的监管,确保国家资助的影片符合相关标准。2024年,该部门对《电影法》中的国家电影认定及国家电影证书颁发规则进行了修订,并计划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要求。

Тошкент шаҳрида 10 га яқин кинотеатрда хорижий фильмлар намойиши бўлиб ўтади
Фото: Kazinform

国家电影支持中心副主席阿德列特·奥马罗夫在接受哈萨克国际通讯社采访时,详细介绍了国家电影项目的筛选流程及资助标准。

据奥马罗夫介绍,2024年修订的规则由文化与信息部联合电影行业专家共同制定。

筛选流程分为多个阶段:首先,文化与信息部批准年度主题计划,电影项目需在此基础上提交剧本,剧本编写时间为60天。

第一阶段为剧本初选,由国家电影支持中心组建的专家委员会负责评审。专家委员会涵盖从前期制作到院线发行的全产业链专业人士,分为纪录片、剧情片和动画片三个评审组,各组由对应领域的专家负责剧本筛选。

通过初选的剧本进入第二阶段,制作团队需在YouTube平台直播中公开答辩,阐述项目的意义、优势及获得国家资助的理由。随后,文化与信息部下属的跨部门委员会对通过答辩的剧本进行意识形态审查,委员会成员包括文化与信息部、财政部、外交部和教育部代表。

通过审查的剧本最终由文化与信息部决定是否获得资助。2024年,约500个剧本提交申请,仅18个获批进入制作阶段。2025年,444个剧本中128个通过初选,待进一步审核后将进入公开答辩环节。

国家电影支持中心还透露了正在制作的重点项目,包括由中亚知名公司KUBIQ负责的全长动画片《A队》,以及关于哈萨克斯坦护林员的首部剧情片《38》和知名导演迪亚斯·别尔蒂斯的新作《肯热姆在哪里?》。奥马罗夫表示,激烈的竞争环境将推动哈萨克斯坦电影行业向更高水平发展。

在项目筛选过程中,意识形态导向是首要考量因素,同时注重题材的创新性,优先支持此前未被深入探讨的主题。此外,市场需求也是重要参考因素。

专家委员会会全面评估剧本的各个方面,包括演员选择、配乐制作等,关注市场趋势和观众喜好。然而,对于历史题材电影,此类市场化标准的影响较小。

国家电影支持中心还积极扶持年轻导演,鼓励新人推出处女作,以培养行业新力量。

尽管国家为电影制作提供资金支持,但影片的宣传和发行环节未纳入资助范围,导致部分优质影片未能获得足够的市场关注。尽管如此,多部国家资助的电影仍取得显著成就。

例如,《兄弟》在约30个国际电影节中获奖,《纳巴特行动》也以高水准制作获得认可。

奥马罗夫强调,这些作品提升了观众对专业电影的鉴赏能力。

对于电影的发行收益,院线分账占50%,发行商占10%,剩余40%中,制作方仅需向国家返还20%,其余归制作方所有。

奥马罗夫指出,制片人应更积极参与影片宣传,因为高票房不仅能带来直接收益,还能提升项目影响力。

国家已为制片人保留了大部分票房收益,激励其为影片的市场表现负责。

哈萨克斯坦电影行业的规范化管理与国家支持正推动其快速发展,未来有望在国际舞台上展现更多优质作品。

【编译:木合塔尔·木拉提】

正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