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国登记历史文化遗产逾2.5万处 人工智能助力文物保护

哈萨克国际通讯社讯)据文化和信息部新闻处消息,截至7月31日,哈萨克斯坦登记在册的历史文化遗产总数已超过2.5万处,其中包括265处国家级遗迹和近1.2万处地方级遗迹。目前,哈萨克斯坦已有10处文化遗产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

哈国登记历史文化遗产逾2.5万处 人工智能助力文物保护
Фото: Алексей Поляков / Kazinform

2025年,文化和信息部已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提交了两项新申报。其一是“曼格斯套地下清真寺群”,包括别克特-阿塔、卡拉曼-阿塔、硕潘-阿塔、沙克帕克-阿塔和苏丹-埃佩五座地下清真寺。其二是与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共同申报的跨国项目“丝绸之路:费尔干纳—锡尔河走廊”,涵盖讹答剌、萨乌兰、亚西、昔格纳克、詹肯特古城遗址和杰特阿萨尔绿洲古迹。

此外,哈萨克斯坦正与阿塞拜疆、土库曼斯坦、伊朗和俄罗斯合作,推动“丝绸之路:耶德勒河—里海走廊”跨国申遗项目。

2025年5月,哈方与国际专家共同启动了“乌斯秋尔特:自然景观与狩猎陷阱”混合遗产项目的准备工作,相关申报材料计划于今年9月提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哈萨克传统“揭面礼”(Betashar)已于今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使哈国列入该名录的项目总数增至14项。目前,“萨勒布仁”(哈萨克传统狩猎技艺之一)和《阿勒帕米斯英雄史诗》已提交教科文组织审议,此外,哈方还正与乌兹别克斯坦联合推进“刺绣艺术”和“塔黑亚(花帽)”等项目的申报工作。

在文献遗产方面,哈萨克斯坦已有四项珍贵文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国际名录,分别为霍贾·艾哈迈德·亚萨维谱系、内华达—塞米反核运动档案、咸海档案资料以及近期入选的《众汗世系谱》手稿。

在数字化保护方面,哈萨克斯坦正基于人工智能算法建立国家文化遗产数字数据库,并探索引入电子票务系统。目前,相关计划拟在讹答剌古城遗址、霍贾·艾哈迈德·亚萨维陵墓、阿热斯坦巴普陵墓、卡拉汗陵墓和艾莎比比陵墓等历史景点试点推行。

【编译:阿遥】

正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