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气候变化或会导致地球自转速度变慢

哈萨克国际通讯社讯)据综合外媒报道,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在《自然·地球科学》和《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发表了两项新研究,探讨气候变化如何影响极地运动和一天的长度。

планета Земля
Фото: pixabay.com

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15日刊载相关研究报告显示,由于格陵兰岛和南极等地的冰雪加速消融,地球赤道附近的海水增加,导致地球自转变慢。

研究利用AI建模发现,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对地球自转速度的影响将大于月球。全球变暖导致格陵兰岛和南极洲冰块融化并流入赤道地区,从而改变地球质量分布,影响地球自转速度。研究还指出,气候变化甚至使一天长度增加几毫秒,并可能导致地球自转轴偏移。

报告作者之一、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教授贝内迪克特·绍亚说,就像在冰上旋转的花样滑冰运动员,双臂收紧靠近身体时转得快、双臂伸展远离身体时转得慢,对地球而言,由于“质量远离旋转轴”,自转变慢了。

研究人员说,在20世纪,全球变暖趋势引发的海平面上升令地球上的一天延长0.3微秒至1微秒。而自2000年以来,全球变暖因素导致地球上的一天延长了1.33微秒左右。研究人员预测,全球变暖趋势如果照最坏情况发展下去,到2100年之前,地球上的一天将增加2.62微秒左右。

对于人们日常生活而言,一天增加几微秒几乎没有什么影响,但是对火箭发射、全球定位系统等高精技术的应用而言,几微秒之差足以造成重大失误。

正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