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通胀上升,哈萨克斯坦市场情绪为何依旧保持乐观?
(哈萨克国际通讯社讯)近期全球货币政策路径开始出现分化,而哈萨克斯坦在通胀压力加大的背景下,仍维持利率不变,表现出“风暴中的平静”。尽管通胀持续上升,哈国国内的消费者和企业依然保持乐观态度。

全球利率走势分化:发达国家放松,发展中国家趋于谨慎
根据斜体字网对全球80个国家的季度分析,截至2025年4月,全球央行基准利率中位数为6.0%,与年初持平;同期通胀中位数从3.6%微降至3.5%。在发达经济体(经合组织及其他主要市场)中,第二季度有19个央行降息,仅2个加息;而在发展中国家(包括哈萨克斯坦)中,仅7个国家降息,3个国家选择加息。
美国、欧洲、中国、俄罗斯的通胀概况
-
美国:5月通胀为2.4%,核心推动力来自房租、餐饮和医疗服务。尽管汽油价格下降抑制整体通胀,但预计未来将超过美联储的2%目标。
-
欧元区:5月通胀降至1.9%,但初步数据显示6月又升至2.0%。服务类价格推动通胀回升,预计明年通胀有望降至1.6%。
-
中国:长期处于“零通胀”边缘,6月CPI仅增长0.1%。央行已多次降息,但经济仍缺乏活力。
-
俄罗斯:通胀从3月的10.3%回落至6月的9.4%。非食品价格持续下降,可能与卢布升值有关。6月俄央行将利率下调至20.0%。
哈萨克斯坦通胀持续攀升,6月达11.8%
6月哈国通胀率由5月的11.3%升至11.8%,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带动:
-
食品:同比上涨10.6%,尤其是新鲜蔬菜(+32.7%)和油脂类产品(+17.9%)。
-
非食品:同比上涨9.4%,汽车(+11.7%)、电子产品(+20.3%)和液化气(+23.7%)价格大幅上升。
-
服务:同比上涨16.1%,包括水电燃气等垄断服务、餐饮、理发和医疗服务。剧院票价单月上涨10.1%。
这种价格结构表明,服务行业价格正在向商品价格“对齐”,通胀压力正广泛渗透各行业。
经济高增长带来的“良性通胀”?
尽管通胀高企,但哈萨克斯坦经济增长迅猛。2025年前5个月GDP同比增长6.0%,为近十年来最快增速。其中:
-
交通运输增长23.1%
-
建筑业增长15.4%
-
采矿业、制造业、内贸均增长约6-8%
-
失业率维持在4.6%的历史低位
-
实际收入同比增长1.1%
民众与企业对未来充满信心
哈萨克斯坦央行的调研显示:
-
民众对未来12个月的通胀预期上升(从4月的12.2%升至5月的14.1%),但对未来5年的前景更加乐观。
-
大宗商品采购意愿上升,消费信心改善。
-
商业信心指数(IDA)6月保持在50.6以上,连续16个月位于积极区间。
央行谨慎观望,暂不加息
尽管通胀上升,央行并未急于加息。在6月的政策讨论中,多数成员建议维持当前利率至年底。虽然提及“可能的政策收紧”,但主基调依然温和。
政策空间与各方共识:增长优先
目前的货币政策定位为“适度偏紧”,并未过度压制经济:
-
政府继续通过举债拉动基建和消费;
-
开发机构利用预算外资金发放低息贷款;
-
商业银行通过政府注资实现信贷扩张。2025年前5个月,整体信贷规模同比增长22%,其中个人贷款增长23%。
与此同时,政府也在采取一些战术性措施控制物价,例如推迟公用事业涨价、从国家储备中投放蔬菜、限制出口等。
总的来说,哈萨克斯坦当前面临的是典型的“增长伴随通胀”格局。一方面,国内经济活力充沛、消费和投资需求旺盛,为国家带来了罕见的发展动能;另一方面,通胀压力正在从商品层面传导至服务业,形成更广泛的价格上涨基础。
政府与央行在维持宏观稳定和支持增长之间保持着微妙平衡。关键在于,如何在不扼杀经济活力的前提下,逐步控制物价上涨,避免通胀预期失控。
【编译:达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