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斯坦核能战略:2050蓝图勾勒未来产业格局

哈萨克国际通讯社讯)自独立以来,哈萨克斯坦在核不扩散问题上始终采取负责任立场。自1994年加入国际原子能机构以来,持续参与和平利用核能领域的多项国际合作项目。

哈萨克斯坦核能战略:2050蓝图勾勒未来产业格局
Коллаж: Kazinform/Canva

哈萨克斯坦在国际倡议中的地位

哈萨克斯坦是全球铀生产的领军国家之一,并通过在境内设立低浓缩铀银行,为全球核安全作出实质性贡献。

哈萨克斯坦科研基础设施积极参与国际项目。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国家核中心下设三个主要科研机构,汇聚了1800多名专业人员,研究领域涵盖核安全、热核聚变、辐射材料科学和废物管理。近年来,相关反应堆与实验室陆续完成现代化升级。

科学与生产的融合

核物理研究所是哈萨克斯坦核能研究的核心机构之一。该所从事辐射消毒、中子分析,以及医用与工业同位素的生产。这些同位素广泛应用于癌症诊断和治疗,以及工业检测和控制。

研究所不仅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合作,还与日本、德国、俄罗斯和美国等国实验室建立伙伴关系。自2024年起,该所向吉尔吉斯斯坦供应钼-99发生器,标志着哈萨克斯坦正逐步成长为区域核能领域的重要参与者。

人才培养政策

萨特巴耶夫大学哈萨克国立科技大学(Satbayev University)、阿尔法拉比国立大学(KazNU)、欧亚国立大学(ENU)、阿拉木图能源和通信大学(AUES)以及核物理研究所,都在核能人才培养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

学生和青年科研人员通过实习、国际课程和培训获得锻炼。在“博拉沙克”奖学金计划框架下,部分学者赴国外顶尖院校攻读核能相关专业。与此同时,哈方还与莫斯科工程物理学院、日本北海道大学、杜布纳联合核研究所等国际机构签署合作协议。

随着国家核电站建设启动,专业人才需求预计将大幅增加。据测算,仅建设阶段就将创造约1万个就业岗位;核电站运营则需要2000多名员工,其中包括600余名高素质工程师和物理学家。为此,哈萨克斯坦已开设应用学士学位课程,并着手培训反应堆操作员和技术人员。

目前,哈国在辐射安全、项目设计、信息安全和材料科学等领域仍存在人才缺口。填补这一不足将成为新战略的核心任务之一。

2050年发展战略

哈萨克斯坦原子能署正在制定《2050年发展战略》,该文件已提交至相关政府机构审议。

战略的核心目标是建立完整的核能产业集群,包括核电站建设、核燃料生产、放射性废物管理、核科学与医学发展以及生产本地化等环节。
原子能署署长阿勒玛斯阿达姆·萨特哈利耶夫表示,这一战略旨在打造现代化且具高度竞争力的核能产业体系,特别强调辐射与物理安全、核科学与医学发展、本地化生产以及国内人才的吸引与培养。

—哈萨克斯坦是全球铀储量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拥有成熟的工业基础、科研实力和经验丰富的专家。依托这些优势,我们能够建立从铀开采到能源生产的完整核循环。这不仅是推动经济稳定和保障能源安全的关键支撑,也是落实国家核计划的坚实基础。我们的目标,是在严格遵守国际义务和国际原子能机构建议的前提下,形成覆盖核燃料全链条的体系。-萨特哈利耶夫强调。

【编译:阿遥】

正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