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至今超1.3万名归国哈萨克人获得“血亲同胞”身份
(哈萨克国际通讯社讯)2025年截至11月1日,已有13,202名世居境外的哈萨克人回归历史祖国,并获得“血亲同胞”(қандас)身份。自1991年哈萨克斯坦独立以来,已有116.12万人哈萨克人从世界各地迁回祖国。
根据哈萨克斯坦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消息,统计显示,截至2025年11月1日,共有13,202名海外哈萨克人获得“血亲同胞”身份。
从今年回归的哈萨克裔移民来源国家来看:
-
45.6% 来自乌兹别克斯坦;
-
42.3% 来自中国;
-
4.1% 来自土库曼斯坦;
-
2.9% 来自蒙古;
-
2.6% 来自俄罗斯;
-
2.5% 来自其他国家。
在所有“血亲同胞”中:
-
劳动年龄人口占57.6%;
-
未成年人占33.9%;
-
退休人员占8.5%。
在具有劳动能力的“血亲同胞”中:
-
15.2% 拥有高等教育文凭;
-
28.2% 拥有中等专业学历;
-
50.5% 为普通中学毕业;
-
6.1% 无受教育经历。
根据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法律,归国同胞可以在全国范围内自由选择定居地点。
与此同时,政府确定以下劳动力短缺地区作为“血亲同胞”重点安置区域:阿克莫拉州、阿拜州、库斯塔奈州、巴甫洛达尔州、阿特劳州、西哈州、东哈州和北哈州。
2025年,这些地区的“血亲同胞”接纳配额为2,309人。截至11月1日,已有1,942名“血亲同胞”在这些地区落户定居。
政府为定居于上述地区的“血亲同胞”提供一系列补助支持,包括:
-
一次性搬迁补助: 每位家庭成员可获70倍按月计算指数(约275,200坚戈);
-
房租和水电费补贴: 每月发放,为期一年,标准为15至30倍按月计算指数(约59,000至118,000坚戈)。
此外,为提高自愿迁移的效率,政府已采取制度性支持措施,鼓励雇主参与推动人口向北部地区迁移。引入“经济流动性证书”政策,为归国侨民提供住房购买、建造或支付按揭首付的支持,金额为住房价值的50%,最高可达每户456万坚戈,形式为一次性、无偿、不予退还。
截至2025年11月1日,已有1,010名“血亲同胞”获得了各类支持措施,其中313人已被安排到固定工作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