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6, 26 五月 2024 | GMT +5
世卫组织:新冠疫情使全球预期寿命水平倒退十年
(哈萨克国际通讯社讯)据联合国新闻中心报道,世界卫生组织今天发布的《2024年世界卫生统计》报告显示,2020年和2021年,新冠疫情分别导致410万人和880万人死亡,短短两年内抹去了过去十年世界各国在提高预期寿命方面所取得的进展。报告指出,各国有必要就全球流行病条约达成一致,以保护子孙后代。

数据显示,在2019年至2021年期间,全球预期寿命下降了1.8岁,降至71.4岁,回归到2012年的水平。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回应这一发现时强调,在面对像新冠疫情这样前所未有的紧急情况时,全球卫生进步是脆弱的。
-在短短两年内,新冠疫情就抹去了十年来在预期寿命方面取得的进展。这就是为什么必须通过新的《大流行协议》的原因:不仅要加强全球卫生安全,还要保障卫生领域的长期投资,促进国家内部和国家之间的公平。-他说。
从地区来看,美洲和东南亚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最大,预期寿命下降了约3岁。
相比之下,西太平洋国家在新冠疫情头两年受到的影响最小,预期寿命和健康预期寿命仅有小幅下降。
数据显示,新冠病毒是2020年全球第三大死因,一年后成为第二大死因。除非洲和西大西洋地区以外,新冠疫情都是前五大死因之一,尤其是在美洲,2020年和2021年连续两年成为主要死因。
世卫组织表示,在新冠疫情暴发之前,缺血性心脏病、中风、癌症、慢性阻塞性肺病、阿尔茨海默症和其他痴呆症以及糖尿病等非传染性疾病仍然是头号杀手,占2019年死亡总数的74%。而这一时期传染性疾病导致的死亡人数所占比例下降至约18%。
在新冠疫情期间,非传染性疾病仍占非新冠死亡人数的78%。而传染性疾病在所有死亡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在2020年和2021年分别飙升至23%和28.1%,相当于回到了2005年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