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日联合团队在布尔干省发现罕见契丹大字与小字铭文
(哈萨克国际通讯社讯)据蒙古通讯社报道,蒙古国与日本联合组成的“Бичээс”(意为“铭文”)项目团队近日在布尔干省达欣其楞县奈达格山发现了一处以表意文字(象形文字)书写的契丹岩刻铭文。
据蒙古国科学院历史与民族学研究所消息,这是首次在同一地点同时发现契丹大字和契丹小字铭文。
此次田野调查由蒙古国科学院历史与民族学研究所所长额尔登博尔德博士、大谷大学教授松川节、龙谷大学教授村冈伦,以及大阪国际大学名誉教授、蒙古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松田浩一共同开展。

铭文刻于奈达格山坡上一处海拔200多米的洞穴中。初步研究显示,铭文分布在洞穴的七个不同位置。松川教授对其中类似汉字的文字进行研究后确认,这些铭文均为契丹文字。
研究团队将铭文照片发给旅居中国呼和浩特的竹内教授。竹内教授回复称,虽然铭文已严重褪色,难以辨认,但契丹大字特有的重复首字母仍可识别。这显然不是汉字铭文。

他还指出,第四部分铭文很可能是用契丹小字书写的。这一发现极为罕见,因为此前从未在同一地点同时发现契丹大字与小字。
奈达格山毗邻一条古道,该道路沿胡格努山东麓的巴登河而行,连接布尔干省达欣其楞县与拉善特县。
在这一地区,分布有大量契丹时代农耕聚落遗址、青铜时代墓葬、突厥符文铭文与岩画,还保留有两座较晚期的寺院遗址——图德瓦寺和塔里阿奇寺。
奈达格山体覆盖着大小不一的碎石,在多处仍可见古代岩画。刻有铭文的洞穴顶部敞开,并部分被碎石堵塞。
蒙古国已知有多处契丹大字铭文,其中最著名的包括肯特省的拉沙安岩刻铭文、萨勒巴尔山铭文,以及额尔德尼山上的墨书铭文。

此外,在苏赫巴托尔省图布欣希雷县的东古因希日遗址出土过少量契丹小字墨书铭文。同一县的阿达金河岩石上,也发现过契丹大字的大幅墨书铭文。2010年,蒙日“Бичээс”项目团队在东戈壁省鄂尔德尼县布勒尼鄂博遗址,也发现了一处契丹大字铭文。
然而,在图拉河流域,尽管分布着大量契丹时代的军事营地遗址,例如青托勒盖、哈尔布赫和赫尔门登吉遗址,但除1979年佩尔勒发现的屋脊瓦和砖块上带有类似契丹文字的符号外,从未发现过真正的契丹文字铭文。
因此,此次在奈达格山发现的新铭文被认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编译:阿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