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斯坦是否能借鉴土耳其经验打造区域航空枢纽?

哈萨克国际通讯社讯)随着全球航空物流竞争加剧,哈萨克斯坦政府正在研究借鉴土耳其建设航空枢纽的成功经验,特别是伊斯坦布尔新机场与土耳其航空(Turkish Airlines)之间的协同机制,以推动本国交通物流潜力发展。

Готов ли Казахстан стать международным аэрохабом
Фото: Midjourney

土耳其航空枢纽成功的三大关键因素

2024年,伊斯坦布尔机场(IST)年客运量已接近8000万人次,成为世界领先的国际航空枢纽之一。这一成就的背后,是一系列有利条件的共同作用:

  1. 地理位置优越:伊斯坦布尔地处亚欧交界,历史上便是交通与贸易的要冲。以该城市为中心、半径5000公里范围内,覆盖全球100个国家,50%的人口,35%的全球GDP和60%的国际贸易额,对航空中转业务极具吸引力。

  2. 旅游业繁荣:2024年,土耳其接待外国游客达6100万人次,占“欧洲地区”游客总量的8%。从德国游客起步,土耳其如今吸引着来自东欧、西亚甚至中亚的广大游客群体,拉动航空出行需求。

  3. 经济增长带动航空发展:土耳其1990年至2023年间人均GDP增长2.8倍,经济总量扩大显著。不断增长的中产阶层、跨境贸易与旅游人流,为航空市场提供了稳定需求。

此外,政府的政策支持与多方协调能力也是土耳其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不仅投资基础设施,还协调机场与航空公司之间的共同发展目标。

Turkish Airlines与伊斯坦布尔机场的紧密协作

作为欧亚最重要的航空公司之一,土耳其航空成立于1933年,目前机队规模达492架,覆盖131个国家的352个航点。其货运业务占公司收入的16%,远高于哈萨克斯坦国家航空公司Air Astana的2%。

伊斯坦布尔机场则为其主要基地,由土耳其国家机场管理局持有,日常运营由IGA财团负责。该机场于2019年投入使用,总投资高达110亿美元,具备年旅客吞吐能力1.5亿人次、货运吞吐能力220万吨,并计划在2030年前扩展至600万吨,成为全球前五大航空货运中心。

在基础设施建设中,Turkish Airlines深度参与规划设计,包括跑道、登机口数量、飞机泊位配置等,以确保转机效率和运力提升。双方在扩张节奏上也形成联动,航空公司在扩大航线和运力的同时,机场则同步提升接待能力。

哈萨克斯坦为何关注土耳其模式?

哈萨克斯坦《2030年交通物流潜力发展构想》中明确提到,土耳其的航空市场自由化与枢纽机场建设经验值得借鉴。该文件由交通运输部于2022年发布,强调需要从制度、投资、市场机制等方面推动航空业改革。

文件指出,土耳其政府曾为Turkish Airlines提供国家融资担保、支持其购买新机队,并通过设立新机场将其确立为国家航空枢纽;同时推动发展低成本航空与货运航空子公司,提高整体航空网络效率。

构想文件还建议,哈萨克斯坦可通过改革市场监管方式,在国家政策层面强化协调角色,推动国内机场和航空公司形成协同发展机制。当前,哈萨克斯坦在协调机场扩容与航空公司运营计划方面尚处起步阶段,市场参与方普遍呼吁“政府应像土耳其一样扮演好统筹规划者的角色”。

打造中亚航空枢纽之路仍在前行

在中亚地理中心位置的哈萨克斯坦,拥有发展国际航空中转的天然优势。但要实现成为“中亚航空十字路口”的目标,还需从制度建设、资源协调、资金投入等多方面入手。

借鉴土耳其的经验,关键不仅在于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更在于实现航空公司与机场运营方之间的深度合作,由此形成强有力的枢纽网络和良性发展机制。

未来,哈萨克斯坦能否复制“伊斯坦布尔模式”,将在于其是否能实现公共与市场力量的有效融合,在政策、产业和管理层面齐头并进。

【编译:达娜】

正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