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夫妻骑行两千五百公里:和平时代的壮举
(哈萨克国际通讯社讯)一对年轻夫妇,库安别克·图斯普汗和加依娜·耶尔肯,从中国塔城地区骑马出发,目前已接近阿斯塔纳。

他们从霍尔果斯边境入境哈萨克斯坦,大约一个月后抵达阿拉木图。如今,他们正在穿越卡拉干达州,行程总距离超过2500公里。
听到“血亲同胞”骑马远道而来消息,路上的人们纷纷出来迎接,摆上餐桌,热情地欢迎他们。村民们兴奋不已,纷纷称他们为“现代的克兹吉别克和托列根”。那些没能见到这对远行夫妇的人纷纷在社交媒体上表达祝福,祝愿他们一路平安。

这段旅程重新唤起了“客人是上帝”的理念
的确,如今骑马长途跋涉究竟算不算壮举?哈萨克斯坦人民为何如此热情地欢迎这对夫妇?以前,也有很多同胞从阿勒腾和塔城出发,步行或骑自行车到达阿斯塔纳。但他们并没有受到如此热烈的欢迎。
马是哈萨克人的灵魂。我们知道,马是哈萨克人备受尊崇的伙伴,其品质根植于他们的血液之中。大概没有一个哈萨克孩子不会聆听,并被马的嘶鸣所感动。
这对夫妇身着民族服装,策马沿着祖先昔日走过的道路前行,仿佛将我们昔日的游牧英雄带到了我们眼前,仿佛唤醒了游牧民族、哈萨克人民独有的、根植于我们血脉深处的精神。
哈萨克民族游牧时期,亲戚们会骑马互访:侄子去叔叔家,丈夫去岳父岳母家,女儿去娘家。人们会用酸奶、沙拉普和马奶迎接远道而来的旅人,为他们解渴,然后说一声“客人是上帝”,宰杀一只羊,在家伺候他们。

接待这对夫妇的人们表明,我们民族的热情好客从未消亡。社交媒体上有人留言说:“这就是待客之道。” 其中一条留言如下:
- 这对夫妇的故乡之旅非常精彩。至少可以说,这是一次难忘的经历。这是一次将载入史册的历史性事件。哈萨克人民的英雄儿女,太棒了,祝你们幸福!
老人为何哭泣,民众为何激动?
许多人目睹了那些牵着马缰的老者,他们正远远地等待着骑马的年轻夫妇,他们泪流满面,就像看到克兹吉别克和托列根那样。这些老者为何哭泣?
也许他回想起了过去残酷的岁月,那段岁月夺走了他骑着的马,削弱了他的勇气,扼杀了他的斗志;也许他回忆起了自己骑马的青春岁月;也许他钦佩那些骑马穿越广阔草原的年轻人的勇气。

社交媒体上的人们写道,他们和这些老人一样激动,眼含热泪:
- 这是一位怀念真正的哈萨克人传统生活的老人。他年轻时亲眼目睹了那种生活,看到这些夫妻,看到哈萨克人的正常生活,深受启发。-有网友留言道。
和平时代的英雄
库安别克和加依娜是一对夫妇,是中国塔城地区人。他们结婚已有12年,育有两个儿子。库安别克从事畜牧养殖和马匹训练,加依娜则经营化妆品生意。
两位旅行者渴望将古老的马背生活方式与现代生活联系起来。据他们所说,这不仅仅是一次体育或文化之旅,更是一次旨在加强两国友好关系的象征性活动。

哈通社记者联系了著名公众人物、作家、记者、公关人员兼纪念碑《库拉格尔》作者萨德别克·图格勒,了解他对年轻人骑马长途旅行,以及当今哈萨克斯坦马匹耐力的看法。
- 我称这些年轻人为当今和平时代的英雄。骑马长途跋涉并非易事。尤其是我们的妹妹,展现了一位真正的哈萨克女孩的坚韧。他们来这里是为了游览这片土地,这真是一件特别的欢迎、一件令人欣喜的事,也是当今年轻人的榜样。我谨向这对夫妇表示感谢。-他说。
此外,作家还高度评价了哈萨克马种的耐力。他同时还表示,这对年轻夫妇向大家展示了真正的哈萨克马种。

按照边境规定,他们把一路骑到霍尔果斯的马匹留在了那里,并从哈萨克斯坦买了两匹马。库安别克讲述了他如何为这次长途旅行挑选马匹。
- 我提前来到这里,亲自挑选了这些马匹。我尽可能地观察了马匹的训练和体能状况。我亲自为它们提供每日饲料和干草,并观察它们的休息和行为。现在我们每天骑行约50公里,有时甚至需要长途跋涉才能到达目的地。这些马匹赢得了我们的信任,也证明了哈萨克马的强悍。凭借其良好的步态和耐力,它们已经成为我们可靠的伙伴和僚机。-他说。
据悉,这不是这对年轻夫妇的第一次长途旅行。2021年,他们从新疆出发,骑马骑行约4000公里,最终抵达了北京。


【编译:小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