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职业安全健康日:哈萨克斯坦过去五年工业伤亡率下降6.3%
(哈萨克国际通讯社讯)每年4月28日是世界职业安全健康日,旨在引起社会对劳动者权益、社会保障和职业安全问题的关注。哈萨克斯坦在降低工业伤害方面持续推进系统性工作,相关措施已取得明显成效。数据显示,过去五年内,哈萨克斯坦工伤事故数量下降了6.3%,生产死亡事故减少了2.9%。

今年世界职业安全健康日的主题为“人工智能和数字化赋能职业安全与健康变革”。全球各地的政府、工会、雇主协会及劳动保护领域专家将举办各类活动,探讨通过新技术和数字化转型,建设更加安全、健康的生产环境。
国际劳工组织数据显示,全球每年发生约2.7亿起工伤事故,登记的职业病病例超过1.6亿起,导致逾200万人死亡。
在哈萨克斯坦,每年报告的工伤事故超过1400起,其中约200起导致人员死亡。分行业来看,受害人数最多的是矿冶企业,占比15.3%,其次是建筑行业,占比12%。
目前,哈萨克斯坦有47万多名劳动者在有害和危险的工作环境下工作。根据2024年认证结果,67.9万名劳动者因在有害环境中工作而获得了各类补偿。雇主为此支出资金达2974亿坚戈,比2023年增长了16.6%。
为进一步保障劳动者健康与安全,哈萨克斯坦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正在实施一系列综合性措施。2024年,共向执法机构提交了1042份工伤事故材料,已立案调查的案件达215起。此外,完成了7700多家生产单位的劳动条件认证。
为预防违法行为并提高安全标准,全国已有3262家企业引入了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体系。
自2019年起,哈萨克斯坦积极推进“零工伤”Vision Zero理念。目前,全国已有605家企业加入该倡议。同时,318家建筑承包企业推行了劳动保护直接监管模式,以加强现场安全。
为进一步完善对在有害环境中工作的劳动者的社会保障机制,自2024年1月1日起,哈萨克斯坦引入了专项社会补助金制度。符合条件的劳动者需缴纳至少7年强制性职业养老金,并年满55岁。截至目前,已有超过1.4万名劳动者通过该机制提前退出有害岗位,并开始领取专项补助。
此外,哈萨克斯坦正在实施《到2030年安全劳动环境国家构想》,重点包括:优化劳动保护资金投入机制、推动强制工伤保险制度、提升培训质量、通过引入独立评估体系改善劳动条件,并加强社会监督角色。
作为数字化转型的一部分,哈萨克斯坦已上线“企业数字地图”和“劳动风险数字地图”,实现对企业劳动安全状况的实时监测和风险预警,有助于及时采取防范措施。
为响应世界职业安全健康日,将于5月28日至30日举办传统的劳动保护与工业安全大会及展览,届时将汇集政府部门、企业界及国际组织代表,共同探讨当前挑战与解决方案,推动构建更安全的劳动环境。
【编译:达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