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木图利用人工智能打造“智慧城市”体系
(哈萨克国际通讯社讯)阿拉木图市正积极运用人工智能和现代科技,推进“智慧城市”体系建设,以提升城市治理效率和居民生活质量。据市数字化管理局介绍,目前多个重点项目正在稳步实施。
据悉,2023年,阿拉木图正式上线基于人工智能的TargetEYE视频分析平台,建立起“统一视频监控系统”(ББЖ)。该项目不仅在哈萨克斯坦国内首创,在整个中亚地区也属领先之举。
目前,全市已有超过5万台公共摄像头接入该系统,其中2200台配备人脸识别功能。计划到年底,这一数字将提升至7万台。

市数字化管理局指出,这一系统可将城市各个区域的视频数据实时汇集至城市态势中心,实现安全、秩序及基础设施的高效监管。人工智能算法能够自动识别人员聚集、可疑行为、斗殴、持械、火情或烟雾迹象,并可根据描述信息快速检索人员和车辆。
自去年10月起,阿拉木图还启动了基于人工智能的道路状况监测项目。安装在公交车和急救车辆上的行车记录仪实时传输道路质量数据,为基础设施维护提供决策依据。
目前,统一视频监控系统每天记录超过50万条视频分析事件,为城市服务部门实现主动管理模式奠定了基础。态势中心的工作人员可根据摄像头和传感器反馈的信息立即采取行动,识别失踪人员、发现火情、查处非法倾倒垃圾等事件。
此外,已有803台摄像头中的214台具备分析功能,能够自动识别垃圾桶满溢、违规堆放及垃圾清运不及时等问题。该系统有效提升了环卫工作的透明度和效率,促进财政资金的合理使用,成为落实“清洁哈萨克斯坦”生态功能的数字化手段。
视频监控系统也广泛应用于社会领域:
- 学校共安装摄像头 1.3万台;
- 幼儿园 9000台;
- 医疗机构 5000台。

所有视频数据均接入阿拉木图市警察局的指挥中心。2025年以来,警方借助AI视频分析系统已抓获150多名嫌疑人,其中包括被国际通缉的人员。
人工智能模块还被应用于校园管理,可自动统计进入食堂的学生人数,为“社会钱包”服务及免费午餐系统的自动化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市政府强调,统一视频监控系统并非封闭结构,已与哈萨克斯坦内务部和总检察院的数字监管系统,以及各类消防、安防报警设备和IP装置实现互联互通,形成跨部门的数字化中枢,以便在各类紧急情况下快速响应。

在投资与合作方面,项目的资金规模及来源仍在落实中。管理局表示,相关预算将纳入2026年规划,经市议会审议通过后,对资金安排及私营合作方的信息将正式公布。
除技术建设外,政府还重视市民沟通渠道。居民可通过OpenAlmaty公共接待平台提交问题,或在Android与iOS平台的移动应用中在线留言并获取答复。在住房与公共服务领域,ialma.kz平台已实现40余项业务自动化,累计处理申请逾1万件。
值得一提的是,阿拉木图市还在推进人工智能教育项目。针对中小学生推出为期一年的AI学习计划,已有1万名学生参与,其中1000名优秀学员将获得初级开发者资格,预计创造1000个数字化成果。年内还将开设两所新机构:TUMO阿拉木图创意技术学院和Tomorrow School青年人工智能学院。

与此同时,城市正实施一项为期三年的IT与初创生态体系发展计划,目标是支持多达300个项目,推动AI在交通、医疗、教育及公共服务等领域的应用,并吸引1亿美元投资。
此前,哈萨克斯坦总统哈斯穆-卓玛尔特·托卡耶夫在人工智能发展会议上指出,阿斯塔纳与阿拉木图市在实施“智慧城市”项目方面积累了成功经验,并指示将这一模式推广至全国其他大城市。
【编译:木合塔尔·木拉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