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斯坦清真寺由谁建造、由谁出资?——揭秘2850座清真寺的真实运营图景

(哈萨克国际通讯社讯)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哈萨克斯坦境内共有2850座清真寺,全部隶属于哈萨克斯坦穆斯林宗教管理局(Қазақстан Мұсылмандары Діни Басқармасы | ҚМДБ)。这些清真寺如何选址、如何建成、资金从何而来、又由谁监管?哈通社为您梳理全貌。

мечеть Хазрет Султан, мешіт
Фото: Айгерім Амантаева / Kazinform

国家不建寺,也不掏一分钱

根据《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宪法》第一条,哈萨克斯坦是政教严格分离的世俗国家。

政府不干预任何宗教团体合法活动,也不为清真寺提供财政拨款。

全国清真寺全部为非营利性民间宗教组织,由社区自筹资金建设与运营。

谁能决定建一座新寺?

决定权在地方政府。任何新建或改建清真寺项目,均需由地方阿基木(市长或州长)办公室审批并划拨土地。程序与建学校相当严格,有时甚至更复杂。

“厄尔斯科德哈吉”清真寺首席伊玛目努尔兰哈吉·拜吉哥特吾勒对哈通社记者表示:

“想建寺的人或团体先向穆斯林宗教管理局主席(总穆夫提)递交申请,获批后才能拿着批文去地方政府申请土地。不少时候,盖一座清真寺比盖一所学校还难。”

钱从哪里来?

全部来自民间:个人捐助、企业赞助、教民自愿缴纳的宗教捐款(扎卡特、萨达卡等)。全国绝大多数清真寺都面临不同程度的资金缺口。

努尔兰哈吉坦言:

“很多伊玛目不得不身兼数职——既是精神导师,也是管理员、水电工、甚至清扫工,尤其在乡村清真寺更是如此。有时实在运转不下去,只能向教民或爱心人士求助。”

按照穆斯林宗教管理局章程,每座清真寺需将收入的30%上缴总部,用于全国性宗教教育、慈善和统一管理。

谁来监督资金流向?

哈萨克斯坦金融监察局(反洗钱机构)对所有宗教团体资金实施严格监管,重点防范非法资金流入和恐怖主义融资风险。任何接受捐赠的清真寺都必须建立内部财务制度,并随时接受金融监察局调阅账目。

穆斯林宗教管理局内部还设有独立监察委员会,成员不仅包括宗教人士,还有前议员、院士和德高望重的长者。每座清真寺同时设有自己的理事会和审计小组,形成多层监督机制。

“从土地审批到最后一分钱的去向,整个过程都在阳光下运行。”努尔兰哈吉总结道,“这既是对教民负责,也是对国家法律负责。”

【编译:木合塔尔·木拉提】

正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