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丝路之星舞台设计理念:总决赛将以更纯粹的舞台呈现震撼收官
(哈萨克国际通讯社讯)为期三个月的亚洲大型声乐项目丝路之星(Silk Way Star)已在阿斯塔纳舞台上呈现了来自12个国家的90余个独特表演。项目团队首次系统介绍了舞台视觉理念、技术构造及总决赛筹备情况。22日即将举行的总决赛也成为外界关注焦点。
舞台设计以“丝绸之路”为核心隐喻
项目主编卡斯姆汗·阿尔达舍夫介绍,Silk Way Star的舞台视觉体系以“丝绸之路”的意象为创意基础,象征文化的联结与不断向前的旅程。
“舞台的整体结构是一条不断上升的路线,从地面延伸至高处的光影螺旋。对我们而言,这象征着歌手的旅程——自首次亮相一步步迈向国际总决赛的巅峰。”他说。
多层次舞台搭配悬浮式LED光影螺旋成为本季标志性设计,使参赛者能够实现多样化的艺术呈现,从极简风格到民族元素与科技表达皆得以体现。

每个作品背后的创意制作
项目总导演阿纳托利·弗罗洛夫表示,团队为每位参赛者量身打造舞台呈现。
节目现场共有15台摄像机、LED地屏以及专门打造的LED螺旋结构,可为每个节目输出不同的视觉语言。

“这套结构体现了‘同一条道路’的理念。细心的观众也能发现其中蕴含着字母‘S’——既象征Silk Way Star,也寓意不断上升的轨迹。”他说。
99.9%的舞台设计均严格依照导演组构思完成,但选手也会加入个人风格,以展现各自国家的文化特色。
幕后协作:隐藏在镜头之外的庞大系统
每个节目背后都是几十位专业人员的协作,包括导演团队、摄制组、技术部门、音乐制作、道具、灯光与音响工程师、编舞、造型及化妆团队等。

导演助理阿诺拉·阿卜杜拉赫马诺娃介绍,两组节目间的舞台调整通常只需2至5分钟。
“我们会在直播前进行大量排练,确保每一秒都精准无误。”
技术组透露,部分作品需要复杂装置支持。例如,通过可升降的金属结构(“ferms”)营造特殊场景,其中包括象征“沙尼拉克”的舞台效果。
节目中还包含高难度动作:一名专业攀爬人员需按严格计时登上舞台高处,并在准确时间点投放道具,以完成特效呈现。这类设置对安全要求极高。
总决赛将呈现“更纯粹”的舞台表达
总导演透露,与前九期节目相比,总决赛将在风格上产生明显变化:
“过去我们通过大型布景和复杂视觉效果不断带来惊喜。但总决赛将不同——我们希望为歌手腾出更多空间,让观众听到最纯粹的声音。”

目前,团队已进入总排阶段,各位决赛选手也在准备本季最具感染力的作品。
Silk Way Star总决赛将于11月22日20:00在Jibek Joly频道播出,并在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蒙古同步播出。
总决赛选手名单如下:
ALEM(哈萨克斯坦)
雅兹敏·阿兹兹(马来西亚)
阿夫坦迪尔·阿贝斯拉米泽(格鲁吉亚)
米歇尔·约瑟夫(蒙古)
张赫宣(中国)
萨罗·格沃尔吉扬(亚美尼亚)
玛迪纳博努·阿德洛娃(乌兹别克斯坦)

冠军将依据综合评分产生,其中50%由评委决定,另50%由观众在线投票决定。投票可在官方网站 silkwaystar.org 进行。
该项目是由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总统电视广播综合体与中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MG)合作实施。
作为本年度备受瞩目的音乐赛事之一,Silk Way Star总决赛有望以全新的舞台表达,为观众带来本季最震撼的收官之夜。
【编译:木合塔尔·木拉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