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品牌在哈萨克斯坦市场面临哪些挑战?
(哈萨克国际通讯社讯)根据Freedom Finance Global公司对哈萨克斯坦汽车市场的研究,中国汽车工业对哈萨克斯坦汽车市场的影响将越来越大,因此哈萨克斯坦的汽车制造商将不可避免与其争夺消费者。
据官方数据显示,2023年1-9月,中国汽车一线品牌(哈弗、江淮、长安、EXEED、吉利、Jetour、坦克、OMODA)的总销量为30,228辆,占全哈汽车总销量的四分之一。
哈专家认为,中国汽车工业目前的情况与韩国汽车工业在2010年前后的情况相似。
研究报告称,中国汽车销量的大幅增长并不能和其可靠性直接挂钩,但另一方面,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可以被视为中国汽车品牌在哈萨克斯坦发展的一个起点。三到五年的时间足以让中国汽车开始满足当地消费者的需求。
中国汽车的话题在当下引起了相当激烈的争议,这源于历史上对中国制造形象的不信任,以及民众对老品牌汽车的选择倾向。
对中国汽车的不信任有三个主要原因:
-
质量可靠性:大多数出售的汽车最少需要通过10万公里里程才能确定大部分主要问题所在。
-
零配件不足:据专家称,制造企业没有生产足够的零配件,使售后情况变得更加复杂,由于汽车的型号范围相当广,而且经常更新。如果发生严重故障,车主需要等待很长一段时间(长达数月)才能买到零配件,因为目前市场上的零配件主要是刹车片或燃油滤清器等 "消耗品"。
-
二级市场流动性差:Kolesa.kz网站上中国品牌汽车销量不高。即使只看二手车板块,也经常出现行驶里程仅1000公里的车型。车主们普遍认为,中国品牌汽车即使里程数极少,进入二手市场后,也会很快贬值。
分析师预计中国汽车零配件短缺的情况至少还会持续一年半到两年。
在中国汽车的优势中,专家称其具有良好的性价比、汽车贷款市场处于领先地位,以及在政府采购框架内,执法机构已经开始采购中国制造的汽车。
【编译:木合塔尔·木拉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