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拜箴言录》第二篇
《阿拜箴言录》
第 二 篇
小时候,我常听人说我们哈萨克人一见到粟特人(注:古代民族,在哈萨克语中泛指中亚细亚一带商人)就讥笑:«嘿,你们这些穿着宽襟衫子的塔吉克人,打老远扛着芦苇去盖房顶,见面称兄道弟,背地里却互相戳脊梁骨,碰到灌木丛都吓破胆,说起话来没个完,所以才把你叫做‘叽叽喳喳’。»
遇见诺盖人(注:哈萨克人对鞑靼人的称呼)也是讥笑一通:«诺盖人见到骆驼都害怕,骑马又嫌累,所以只有步行。与其叫他们诺盖人,还不如叫诺开。(注:哈萨克语音译,其义为«没头脑»。)什么也不会做,只配服兵役、做逃犯,倒腾一点小买卖。»
他们也笑话人家俄罗斯人:«臭红头发的俄罗斯人,只要看到阿吾勒,(注:哈萨克语音:村庄。)就纵马驰骋过去,(注:哈萨克人只有报丧时向着阿吾勒纵马跑去,平时十分忌讳冲着阿吾勒跑来的骑手。)想起什么就干什么,听见什么就信什么,非要给他们找来‘顺风耳’看看。»
听到这些话我觉得很有趣,也感到欣慰。«我的天啊!»当时我不无自豪地思量,«原来人世间最优秀、最高尚的民族还是我们哈萨克。»
可是现在看看,没有粟特人不会种的庄稼,没有他们的商贩不曾到过的地方,也没有他们不会的手艺。他们和睦相处,亲如一家。在还没有归属俄国之前,哈萨克人从活人的衣服到死人的尸衣,都是由粟特人运来。我们哈萨克人舍不得给自己儿子的牲畜,结果被他们雇人成群地赶走。从属俄国以后,又是粟特人最先接受他们的新技术。他们既有远近闻名的巴依,(注:富豪。)也有博学多才的毛拉。(注:对伊斯兰教学者的尊称。)他们既精明,干练,又很儒雅。
再说诺盖人,他们一个个都是出色的战士,穷不志短,临死不惧。他们懂得爱护学校,尊崇宗教,深谙勤劳致富之道,十分爱美,也会自享其乐。可我们哈萨克人,为了糊口只好给他们的殷实人家当长工。他们甚至把我们的巴依赶出家门,还说:«这地板不是铺来让你的臭靴子踩的,出去,哈萨克!»
这一切均来自于他们竟相学习,不甘落后,务实苦干,奋发图强,从而获得如此实力。
我们跟俄罗斯人就更是无法相比,我们甚至不如人家的佣人。
我们往日的炫耀、喜悦与讥笑又到哪儿去了?
点击这里阅读《阿拜箴言录》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