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炮弹击中的陵墓:一段突厥斯坦的历史回声

哈萨克国际通讯社讯)霍贾·艾哈迈德·亚萨维陵墓不仅是哈萨克人民的精神象征,也是中亚地区独一无二的建筑杰作。然而,这座宏伟遗产中还隐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а
Фото: «Әзірет Сұлтан» ұлттық тарихи-мәдени қорық-музейі

如果细心观察陵墓西北角,会发现其中一根壁柱与其他柱子相比略显倾斜。这并非施工瑕疵,而是炮弹留下的历史印记。

—1864年,俄罗斯帝国加紧对中亚的进攻,由韦廖夫金将军率领的部队向突厥斯坦城进军。部队拥有上千名士兵、数十门大炮和迫击炮,包围城市后发动了猛烈炮击。当时,瑟兹德克苏丹率领的军队将突厥斯坦作为浩罕汗国的要塞坚守防御。-哈兹莱特苏丹保护区博物馆讲解员阿哈特别克·鲍别阔夫解释道。

а
Фото: «Әзірет Сұлтан» ұлттық тарихи-мәдени қорық-музейі

据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6月9日开始的炮击对城内造成严重破坏,其中一枚炮弹落在霍贾·艾哈迈德·亚萨维陵墓附近,损坏了其结构。如今,那根倾斜的柱子,正是那场战火的痕迹。

—陵墓此后经历过多次修复,但这根倾斜的柱子被刻意保留。1910年,人们在它旁边增设了四根支撑柱。今天,它依然见证着那段历史。-鲍别阔夫说。

历史学家将这一事件与突厥斯坦并入俄罗斯帝国的过程联系起来。1864年6月12日,城市统治者逃往塔什干;次日,市民举起白旗,请求谈判。自此,突厥斯坦归入俄罗斯帝国版图。

а
Фото: «Әзірет Сұлтан» ұлттық тарихи-мәдени қорық-музейі

尽管当时伊斯兰教法一度得以保留,但随着1867年的行政改革和1886年的法律出台,城市格局彻底改变。

—这根壁柱不仅是建筑的一部分,更是民族历史的见证。击中陵墓的炮弹,也是击向哈萨克精神的一炮。它让人们看到的,不只是纪念碑本身,更是承载着历史记忆的符号。每一位参观者只要驻足留意这根倾斜的柱子,就能听到历史的回声——那是过去的烙印,也是精神经受考验的标志。-鲍别阔夫说。

а
Фото: «Әзірет Сұлтан» ұлттық тарихи-мәдени қорық-музейі

为庆祝哈萨克国际通讯社成立105周年,该社档案馆珍藏的罕见历史照片首次向公众展出。其中包括1956年突厥斯坦霍贾·艾哈迈德·亚萨维陵墓修复期间拍摄、此前从未公开的珍贵影像。历史学家指出,这些照片是极其宝贵的历史资料

【编译:阿遥】

正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