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斯坦宇航员穆萨巴耶夫曾将阿拜之歌唱响太空
(哈萨克国际通讯社讯)1998年,哈萨克斯坦宇航员、人民英雄塔勒哈特·穆萨巴耶夫在太空首次演唱了阿拜的经典歌曲《我黑色的眼眸》。这不仅让哈萨克歌曲突破地球界限,响彻宇宙,也成为连接太空与地球的历史性文化时刻,象征着哈萨克民族精神的无限延伸。

1990年代末,哈萨克斯坦正迈入独立后的新历史阶段。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虽已租借给俄罗斯,但国内航天事业正蓬勃发展。在这一背景下,著名宇航员塔勒哈特·穆萨巴耶夫第二次飞向太空,参与了“和平号”轨道站的长期任务。这次任务从1月29日持续至8月25日。
正是在此次任务中,一项创举得以实现。
哈萨克斯坦“哈巴尔”通讯社与“哈萨克电信”公司联合组织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天地连线直播。在阿拉木图著名的梅迪奥冰场举办的“亚洲之声”国际音乐节上,观众见证了这一历史性时刻:歌手努尔兰·奥涅尔巴耶夫站在地球上,穆萨巴耶夫身处太空轨道,二人以二重唱形式共同演绎了阿拜的《我黑色的眼眸》。他们的歌声跨越天地,融为一体。这不仅是一首歌,更是哈萨克民族精神冲破界限、响彻宇宙的永恒象征。
哈萨克斯坦功勋艺术家努尔兰·奥涅尔巴耶夫回忆这一时刻时感慨道:
“我认为阿拜的《我黑色的眼眸》是一首连接太空与地球的歌曲。我唱一段,塔勒哈特唱一段,连接我们的是哈萨克的音乐与艺术。我敬他如兄长,他待我如亲弟,彼此尊重。”
这一感人时刻后,穆萨巴耶夫向地面发出一项特别请求:“请送一把吉他到太空。”这一任务交由记者格里戈里·别坚科执行。他购置了一把高品质吉他,并在琴身上刻下铭文:
“献给塔尔加特·穆萨巴耶夫,‘和平号’轨道站第25次远征指挥官——哈巴尔通讯社纪念”。
这把吉他经莫斯科运往太空,由“进步号”货运飞船送达和平号轨道站。从此,哈萨克的音乐与民族精神不仅通过歌声,更通过乐器飞向太空。塔勒哈特·穆萨巴耶夫也因此成为世界上少数在太空用吉他弹唱的宇航员之一,哈萨克斯坦则作为首个在太空用本国语言演唱歌曲的国家载入史册。
穆萨巴耶夫在太空用吉他弹唱《我黑色的眼眸》,是哈萨克民族精神的巅峰体现。这并非精心策划的活动,而是发自内心的真挚情感,是对阿拜的敬仰和对祖国的深爱在太空的流露。这首歌不仅是哈萨克的永恒经典,更在此刻成为向全人类证明文化与精神无界限的深刻象征。
1998年,哈萨克斯坦首都从阿拉木图正式迁至阿克莫拉(今阿斯塔纳),这一盛事被隆重庆祝。借此契机,穆萨巴耶夫再次以太空中的吉他为祖国献上祝福,用歌声向新首都送去来自太空的问候。
任务结束时,意外情况出现:吉他无法装入“联盟号”飞船返回地球。穆萨巴耶夫却巧妙化解难题,与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指挥官查尔斯·普雷科特协商,成功通过“发现号”将吉他带回地球。这把吉他因此成为全球唯一在两种不同航天器(俄罗斯“进步号”和美国“发现号”)及两个独立航天项目中旅行过的乐器。如今,这件珍贵文物被珍藏于阿斯塔纳的一家博物馆。
穆萨巴耶夫在后续采访中深情回忆首次进入开放太空的时刻:
“当我第一次踏入开放太空时,‘和平号’正飞越哈萨克斯坦上空。我清晰地看到了巴尔喀什湖、阿拉套山、阿拉木图和咸海。那一刻无比激动,仿佛祖先的英灵们在为我祝福。”
他的话语流露出对故土的深深眷恋,哈萨克的广袤大地即使在太空也温暖如故。
穆萨巴耶夫的壮举不仅展现了个人勇气,更将哈萨克民族精神升华为文化象征。太空中的歌声,寄托了对故乡的思念,展现了艺术与科学的交融,是无尽灵感的体现。自那一刻起,哈萨克的声音与精神在浩瀚宇宙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塔勒哈特·穆萨巴耶夫是继托赫塔尔·奥巴克罗夫之后第二位遨游太空的哈萨克族宇航员,也是首位在开放空间工作的哈萨克斯坦宇航员。宇航英雄塔勒哈特·穆萨巴耶夫于8月3日在阿拉木图去世,享年74岁。正如总统哈斯穆-卓玛尔特·托卡耶夫在唁电中所说,他的英勇事迹将永载史册,激励后人。
【编译:木合塔尔·木拉提】